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如一個沒有權威的人:提昇聽眾參與的歸納式講道法

如一個沒有權威的人:提昇聽眾參與的歸納式講道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739660
弗雷克.奎德克
張洵宜
橄欖
2023年10月13日
127.00  元
HK$ 120.65  






ISBN:9786269739660
  • 叢書系列:華神/實踐神學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6.5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華神/實踐神學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神學/教義學

















      本書勸誡各時代的講道者:首先,講道必須跟當時的議題對話,也必須跟針對那些議題的聲音對話;其次,講道應該銜接到當代最深思熟慮、最有實質想法的人,無論他們對於講道的核心議題,抱持何種觀點亦然;最後作者強調,針對講道認真進行對話的價值,乃是凌駕其時代;我們不只需要檢視,也需要重新審視心中重要的地方。



    專業推薦



      「北美講道學在1970年代進入一個新紀元,學者稱它為『新講道學』(New Homiletics),弗雷德?奎德克(Fred B. Craddock, 1928-2015)被視為是帶動此一波新講道學運動的始祖。奎德克在1971年出版的《如一個沒有權威的人》是此運動的一部重要代表作,並為新講道學奠定重要基礎。在書中作者針對當代教會講台的問題以及所面臨的挑戰之精闢見解,至今仍在對教會說話。華神出版社能將此書翻譯成中文,實是對華人教會及神學院的一大貢獻,幫助華人教會跨越長期以來在講道學教育上與西方學界之間的巨大鴻溝。筆者非常樂意推薦這一本精彩的好書,期待藉由此書的出版能促進華人的講道學教育之更新,進而帶動教會講台的更新。」——蔡慈倫,台灣神學院院長


     





    推薦序 劃時代的講道書�梁美心博士

    推薦序 讓箭袋多一把箭�?偉文博士



    前言



    第一部分 現況

    第一章 陰影中的講台

    第二章 聚光燈下的講台



    第二部分 關於方法的提案

    第三章 講道的歸納式動向

    第四章 歸納式講道與想像力

    第五章 歸納式動向與講章的一體性

    第六章 歸納式動向與經文

    第七章 歸納式動向與結構



    附錄一 講章成形的過程

    附錄二 頌榮(羅馬書十一章33~36節)

    附錄三 在風暴中睡著了(馬可福音四章34~41節)

    附錄四 在上帝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路加福音一章26~38節)

    附錄五 她們什麼也不告訴人(馬可福音十六章8節)





    前言



      聖杯出版社(Chalice Press)學術編輯約翰.伯奎斯特(Jon L. Berquist)剛開始找我談再版《本書》的時候,我希望他聽出我心懷感激。我很感謝也很榮幸他看見這本書仍有價值。我知道他聽出我帶著遲疑,確切來說是充滿遲疑。



      你希望何時著手進行這項企劃?越快越好。編輯口中的「越快越好」就是「昨天」的意思。我要如何協助再版呢?我每天早上的鬧鐘都是各種臨界線,所以這問題非常重要。我默默期待約翰說:「什麼也不用;你只要授權給我們,我們就來再版」,可是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顯然讀過這本書,也跟我一樣知道出自 1969?1970 年的這本書,並未避免性別上的敏感用語,因此,也就具有某種程度的冒犯性。在我提起這件事之前,約翰就先說了:「我們的編輯會修正用語」。



      既然如此,你要我幫什麼忙呢?他提到三件事。首先,請按照你的想 法更改內文任何地方。我立刻拒絕這項要求。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如果想著:應該要說這個、不該說那個、應該要把這邊講得更清楚、那邊的資料應該要更新,那我得到的結果就不是這本書,而是另一本書了。因此,我的立場跟彼拉多一樣:「我所寫的,我已經寫上了」。其次,請在附錄加上三份講章。這我辦得到。不過,已經放在書裡的那一篇,原就是為了這本書所寫的;我要加進去的三篇是在櫻桃木基督教會(Cherry Log Christian Church)講道的錄音帶謄寫而成,所以內容是針對會眾,也採取口語的寫法。二者的差異顯而易見。這樣可以嗎?可以;請把錄音帶寄過來。(我承認自己對此感到緊張不安;畢竟,口語跟書面的寫法有天壤之別。)



      最後是第三件事,請寫一篇簡短的序言。這我當然辦得到;序言一般呈現個人和自省的色彩,我對於這種寫法很自在。不過我提醒約翰,序言通常是由別人來寫,一般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事。他說:「我知道,可是我們想要你來寫」。這對我而言沒有問題。



      但,我太輕易迅速地同意了這件事。要寫序言就得再讀一次這本書;這事無可避免。我鼓起勇氣面對,從最關鍵的尾註開始。回想寫作的對話夥伴是明智的作法。回憶讓我心中重建當時的氛圍、議題、教會處境及講道的狀態、講道者及聽眾的提問、重要的聲音。我重播這舊的錄音帶,準備好將會體驗有點痛苦,甚至是難堪的感受。而三十年前的對話卻令我驚 訝,竟然也深受激勵。對於新一代講道者來說,尾註裡面確實有一些古人的名字。可是,我對任何時代的講道者都以三點作為回應。第一,講道必須跟當時的議題對話,也必須跟針對那些議題的聲音對話。第二,講道應該銜接到當代最深思熟慮、最有實質想法的人,無論他們對於講道的核心議題抱持何種觀點亦然。如果講道者只聽和藹的聲音,翻閱書籍和期刊只是為了尋找例子,這樣對誰都沒有幫助。第三,針對講道認真進行對話的價值,乃是凌駕其時代。我們不只需要檢視,也需要重新審視心中重要的地方。



      我逗留在尾註裡面回想完以後,重新讀了內文。我讀自己寫的東西興趣滿滿也獲益良多,這樣講很自負嗎?無論自負與否,這都是真的。



      因此,我將這本書過去,也是如今的面貌,都呈現在你眼前。


    弗雷德.奎德克

    喬治亞州櫻桃木鎮

    二○○一年一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