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伊始,國內人事相對穩定;雷震案餘波蕩漾,雖有「非常上訴」之請,一切皆在掌控之中;惟在外交與國際地位上面臨巨大挑戰。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入主白宮,華府當局有意改變對華政策,過去十年來支持臺北代表全中國的堅定立場逐步鬆動。面對美國政府可能著手改變對華政策,蔣中正開始認真思考推動軍事反攻大陸的具體措施。
1961年,蔣中正以推動軍事反攻大陸的動員與準備,回應外交與國際地位上面臨的巨大挑戰。在處理聯合國中國代表權案、外蒙古加入聯合國爭議等問題方面,心力交瘁。二度出任行政院院長的陳誠,在軍事反攻的軍費籌措方面,被質疑配合度不高,8月初的訪美之行,沒有突出表現,而10月中旬外蒙入聯問題決斷之際,卻因過勞引發肝疾,入院檢查、出院休養,甚至考慮請辭。反觀行政院政務委員蔣經國透過與中央情報局克來因(Ray S. Cline)的非正式管道,在3月至4月間處理滇緬國軍撤退、10月間處理外蒙入聯,關鍵時刻屢屢發揮關鍵性作用。在「總統老了怎麼辦」的疑問聲中,接班人的天平似乎又更偏向蔣經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