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車體包膜:全亞洲第一本汽車包膜專書

車體包膜:全亞洲第一本汽車包膜專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618286
劉育誠
耕己行銷有限公司
2025年4月01日
296.00  元
HK$ 251.6  






ISBN:9786269618286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尚未分類 ]











    全亞洲第一本車體包膜專書,打造頂級技術的白金標準



      多少日夜的專心致志、苦心鑽研……

      他,終於磨練出行業頂尖的手工包膜技術!



      從手機包膜到汽車美學,劉育誠憑藉超過 20 年的豐富經驗,創辦了獨到的手工車體包膜品牌【絕世名膜】,以及推廣「標準化教學」與「技術檢定」的【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包膜檢定協會】。在這本獨步亞洲的教學專書中,他更是不藏私地將其深厚的技術功底完全公開!



      《車體包膜》是一本填補市場空白的先鋒之作,提供了包膜領域首創的系統性教材,讓有志學習的讀者不再像瞎子摸象般探索材料、走上技術冤枉路。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精密的技術教學手冊,更是包膜文化與匠人精神的全面展示。



      ?全方位完整內容

      從基礎材料到五大工法,再到交車檢測與證照考核,每一步都有專業指導,讓你按部就班,輕鬆掌握技術要領!



      ?獨家材料解密

      你能分辨 PVC、TPU、TPH 等材質的差異嗎?如何選擇適合的材料和效果?書中逐一拆解包膜材料的結構與特性,幫助你避開市場低價陷阱!



      ?影音保母級教學

      結合豐富的實例影片與 QR 碼教學,讓包膜技術的學習更直覺,方便你輕鬆理解、快速上手!



      ?行業創新前沿

      憑藉多年的研發與實作,劉育誠持續推動台灣包膜技術的發展,從投身國際市場的材料研發、推動教學認證,到推廣包膜保險,每一步都走在產業最前端!



      不論你是想提升技能的專業人士、寶貝愛車的車主,還是對汽車美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此書都是你書架上不可或缺的經典之作!


     





    推薦序

    推薦短文

    聯合推薦

    自序



    ?第一章 市場分析

    1. 市場商機

    2. 材料

    3. 價格

    4. 售後服務跟保障



    ?第二章 包膜材料解析

    1.PVC 改色膜

    2.PET 改色膜

    3. 透明膜總類

    4. 改色TPU

    5. 材料結構

    6. 改色材料級別



    ?第三章 開始

    1. 施工之前該注意些什麼

    2. 全車清潔作業

    3. 清潔後的表面美容前置處理

    4. 施工環境以及材料的計算



    ?第四章 五大工法之一 上膜

    1. 乾貼跟濕貼的施工差異

    2. 曲面部位處理

    3. 凹的部位處理

    4. 膜的拉伸原理



    ?第五章 五大工法之二 控溫

    1. 塑型溫度

    2. 定型溫度

    3. 不需加熱的材質



    ?第六章 五大功法之三 膠痕

    1. 大面積上膜處理

    2. 小面積上膜處理

    3. 特殊形?上膜處理

    4. 膠痕及皺褶排除



    ?第七章 五大功法之四 無接

    1. 手工版跟電腦版的差異

    2. 乾貼跟濕貼的施工差異

    3. 特殊造型拼接技巧



    ?第八章 五大功法之五 收尾

    1. 不拆裝做法

    2. 修尾裁切

    3. 真的需要使用助黏劑嗎?品牌特性?



    ?第九章 交車

    1. 洗車注意事項

    2. 平常保養方式

    3. 髒污清潔方式



    ?第十章 證照檢定

    1. 為什麼需要專業認證?

    2. 如何選擇有保障的店家

    3. 證照的分級差在哪裡

    4. 除了證照還有什麼需要注意



    劉老師不藏私技巧大公開



    ?





    作者序



      我很喜歡DIY,從Windows 95 年代,最喜歡自己重灌軟體、換電腦零件。2000 年,也就是14 歲的時候,就喜歡做網拍賣東西賺零用錢。家裡給我的觀念就是要用錢就想辦法自己去賺,從二手市場中喜歡上中古機的交易。16 歲的那一年,靠網拍賺的錢,就讓自己買了人生第一台車與各種奢侈品。同時也因為買賣中古機的關係想要美化手機外殼,進而接觸到手機改裝與維修。早期大多是掀蓋式手機或是傳統按鍵式手機,當時除了換殼、改發光天線,再來就是改鍵盤的冷光燈。17 歲的時候,自己開了一間名為「絕世好機通訊廣場」,主要以買賣中古手機、手機殼配件等為主。



      當時就在想,大家都是一直花錢換殼,或者買保護殼以避免受傷。2001 年的年代,流行果凍套跟水晶殼,但我就覺得果凍套不好看,而且安裝水晶殼時會反而易刮傷手機。於是就去書局買了一大卷才20 塊的卡點西德的廣告透明材料,並開始研究怎麼貼可以貼得漂亮。每天一直試,不斷測試各種方法。當時根本沒有人在做這個,手作的東西只有手機螢幕保護貼要用剪刀自己剪。2002 年,已經相當熟練,就去找3M 的廣告材料,一樣是透明的材質,品質更好的材料就較不會有脫膠跟傷漆的問題。早期沒有廣告宣傳的觀念,20 年後,後悔沒有宣傳自己當時的想法。



      當時剛好日本也同步在流行。不敢說自己是台灣第一,但當時台灣的手機包膜店不超過三間。是快速爆紅的新興產業,一年內在同一區域內開了三、四間分店。2005 年,覺得自己想貼的東西都已經貼得差不多了,就在想能不能貼在汽車的引擎蓋上,但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大的材料。現在的材料,寬度最大有到180 公分,最常見的是寬度152 公分。在2005 年,找到的材料最寬最寬只有122 公分,當時一樣想說找3M 的材料,發現3M 的建材膜有類似卡夢(carbon) 的黑色膜,便請代理商幫我買了一個引擎蓋的大小,花了七、八千塊,自己一個人在手機包膜店門口貼了五、六個小時。儘管材料成本高,但我不想放棄的好勝心態,從中午天忙到天黑才終於完成。很開心地告訴身邊的許多朋友說我貼了一個卡夢引擎蓋,當時還被朋友笑說引擎蓋貼這什麼東西,好醜。各種不看好的言論,不禁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心想也許沒有人會想把這東西貼在車子上吧。



      2006 年,發現越來越多隔熱紙店在看到我的引擎蓋後,覺得有商機而開始進口材料,慢慢地也掀起了一波熱潮。對岸開始仿冒這款材料,但當時車子包膜還不盛行。我的手機包膜業績非常驚人,當時手機包膜的生意應該比汽車包膜還要好,不過還是越來越多人慢慢地知道汽車包膜局部美化這件事。2008 年,黑色卡夢膜可以說是正式流行了,當時我也接了很多客戶,也跟很多車場合作。2009 年,3M 推出犀牛皮的透明保護膜,當時售價非常貴,幾乎只有超跑才會去貼這種保護膜。



      當年,我被台北的Gmotor 周伯雄先生挖掘,每天都前往他那邊幫藝人或是超跑客戶貼保護膜,當時在超跑市場幾乎每天都有貼不完的工作。直到2011 年,我正式成立「絕世名膜車體包膜部」,結束了外出幫名人超跑包膜的代繪和局部卡夢美化成為車體包膜部門的主要業務。隨著時代的進步,新產品不斷出現,改色膜、車燈燻黑膜等。只能說對岸的生產力跟複製速度真的很快。



      但好景不長,2013 年政府突然大量取締包膜車,連黑色的車貼黑色卡夢引擎蓋也被禁止,大概是他們看太多終極殺陣電影,貼膜被認為是可以快速變色作案的工具,市場一瞬間跌到谷底。



      我也在那時召集同好,成立了「桃園市包膜從業人員職業工會」。與公路總局數次往來公文後,我們讓他們了解現有材料無法快速變色,不會引發犯罪問題。因符合正常驗車的規範,如顏色不符就變更車色,後來終於收到同意的回函。他們也發函給全台灣的監理代驗機關,這件事情總算告一段落。由於我們是手機包膜起家,所以我們看的東西總是非常小,應用在車體包膜上,我們也要求收尾要像手機一樣細微。正因為有這樣子的基礎,我們一路走到現在,成為了20 年的老店。



      我總是在心裡想,我們不能像其他人一樣僅僅為了賣材料而隨便做教學。2018 年,決定成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包膜檢定協會」,提供包膜教學以及證照考核。自始至終秉持著公正的原則,讓很多想創業的人願意學習並考取證照,不會輸給其他的老店,讓消費者多一份安心。



      當然這之中有非常多人想要學習我們的獨門技術,當時我們不太清楚如何規劃教學課程,也不想用店家的名義去做教學。時間很快成立包膜部門又過了七年,發現市場上技術參差不齊,有很多業者為了賣材料,隨便教點技術就讓別人去開店,引發了許多消費糾紛。於是我在2019 年成立了中華包膜股份有限公司,開始代理相關產品,也成立自有品牌,用自己從無到有的經驗去篩選好的產品給消費者。



      當然,優質的產品總是會吸引許多人仿造。我在2018 年成立協會之後,馬上出現兩個類似的協會。2024 年,又新增了兩個相關協會。很高興有更多人想要把這個市場做得更好。不過外面很多教學方式參差不齊,學習方法也各不相同。



      在寫這本書的同時,我成為2024 千人青創沙盤世界影響力紀錄的聯合召集人,2024 年底也成為全台唯一取得國際專業與執業執照認證聯盟( 簡稱IPPLAA),IA 數位國際ESG 生態運營師兼多元包膜運用教授。不但如此,也陸續拍攝劉老師包膜大小事的節目,希望讓更多有興趣的人學習到正確的觀念與手法。



      不僅僅是把一個東西硬貼上去,是要了解每一個部位適合的貼法,以及會產生問題的原因是為什麼!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