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華南指中國本土南部,有廣義及狹義之分。廣義的華南即「中國南方」,地理上指秦嶺與淮河以南中國的廣大區域。以氣候、經濟生產、交通、文化等來區分,南方屬亞熱帶及熱帶氣候,氣候暖和,以水稻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古時以水路為主要運輸方式。
狹義的華南則特指「嶺南」,即五嶺以南,五嶺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與越城嶺,此五大山嶺東西走向,分隔中國中部與廣東、廣西等地,其南面地方稱嶺南。一般來說,華南的範圍可定義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福建五省,合稱「華南五省」,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余十多年來講授香港歷史及華南歷史文化,其間常與學友們於香港及華南兩地作田野考察,抄錄碑銘、拍照記錄,並進行訪問。歸家後以歷史文獻、地方志乘、族譜及碑銘資料,研究華南地區的歷史發展、文化、風俗與習慣,並為之撰文記錄。現將部分資料整理成書,題名為《嶺外雲煙:華南文化與古蹟文物紀略》。
是書之成,蒙內子鼓勵、好友劉國輝兄、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香港及華南歷史文化研究等友協助,始得完成,特此致謝。書中不足之處,敬希賜正。
蕭國健
2024年暮春於顯朝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