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 (暢銷修訂版)》
洗對了,就能減少一分農藥殘留,多增一分安心!
? 用鹽、小蘇打洗蔬果,都比不上流動的自來水
? 蘋果蒂頭容易積聚藥劑是清洗重點,橘子放幾天再吃更安全?
? 空心菜沖洗好要浸泡,玉米水煮後農藥就發散
? 四季豆隙縫要刷洗,香蕉剝皮前也要洗……
「如何清洗蔬果才不會吃進農藥?」
臺大農化系教授顏瑞泓從事農藥殘留研究二十餘年,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尤其近年來食安風暴頻傳,民眾對自己入口的東西不放心,加上網路傳言非常多,消費者缺乏對農藥的正確認識,就無法免於吃的恐懼,所以希望藉由這本書教大家:認識農藥,用對方法,洗對部位,再也不用擔心蔬果上的農藥殘留!
〔特色?〕解答對農藥的疑問
由於不了解農藥成分和施作方式,一般人聽到農藥就害怕。本書以認識農藥出發,規劃了「蔬果農藥殘留27問」,有助讀者真正理解如何挑選安全的蔬果,為全家人的食安把關。
〔特色?〕分門別類提供各種蔬果農藥殘留清洗法
將家庭常見的蔬果分類,說明農藥的合法施用方式、類型、易殘留部位等,針對各種狀況提供最有效的清潔步驟,並搭配重點清洗示範插圖,方便讀者照著做、安心吃。
〔特色?〕破解網路上令人害怕的傳言
網路上似是而非的傳言很多,常造成人心惶惶,什麼都不敢吃。其實只要有相關的知識,保持冷靜,很容易可以判別真假。權威農藥專家以專業為您一一破解網路上最熱門的二十大傳言,並告訴您真正的事實。
【好評推薦】
李國欽 前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所長
徐源泰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前院長暨名譽教授
黃青真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系名譽教授
蔡季芳 電視烹飪名師「阿芳老師」
《正視威脅,別讓毒駭到你》
毒,無孔不入,存在我們的生活空間,從口食入、從鼻吸入、皮膚接觸,不可能完全零暴露。你,害怕嗎??
看完本書?
- 了解毒的定義,學會判斷危害性。
-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毒性物質。
- 熟悉法規如何規定、政府如何檢測,我們該如何預防。
- 覺悟沒有無毒生活,只有正視威脅,積極避毒。
「一個化學物,毒或是不毒,好或不好,取決於『量』,而非『來源』是天然或人工製造。」書中一一舉例,讓人豁然開朗!徹底明白「毒是何物」,就能趨吉避凶,避免因毒而傷害身體;也能判斷傳言真假,不再聞毒色變。
* * *
※作者顏瑞泓教授寫這本書,主要是想傳達對於毒性物質,我們無法做到完全不接觸,但應該要盡量迴避。只要對毒性物質有正確的認識就不會無謂的恐慌;而在有了正確認識的同時,更要持續關注督促主管機關在相關法規制度上做適時的調整與修訂。經由主管機關的落實執法、並確實嚴懲不法,才能讓各行各業的生產者確實遵守並落實執行相關法規的規定,藉由這些層層的防護來降低我們與毒性物質的接觸機會,也降低對我們健康威脅的風險。
【好評推薦】
何素鵬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系教授
費雯綺 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所長
楊振昌 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
潘敏雄 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