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緒論
第壹篇 「增新補舊」之文獻稽考
第一章 由史而文的轉變與發展──《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三事考辨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由聖到俗:唐僧人物形象之演變
第三節 由簡到繁:《詩話》、《西遊》二書故事
之關聯性
第四節 承衍與訛變:《詩話》之接受與傳播
第五節 結語
第二章 元代佛教石塔西遊故事浮雕──《西遊記》與元蒙關係試論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車遲國」圖文之文學意義與政治想像
第三節 「朱紫國」故事中的元蒙制度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魯迅與胡適的西遊觀點釐正──五四人物與《西遊記》研究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評述:以《西遊記》為中心
第三節 胡適〈《西遊記》考證〉述評
第四節 西遊新史料:元代佛教石塔 「西遊」故事浮雕
第五節 結語
第貳篇 「援俗入俗」之材料來源
第四章 日用通俗類書──《西遊記》引用典籍名言考論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引用典籍名言的三種型態
第三節 小說文本敘事不當之疑點:以場景與引用典籍名言為例
第四節 由《西遊記》引用典籍名言蠡測資料來源
第五節 結語
第五章 民間故事──《西遊記》與「民間故事類型」之關係試論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化典成文」之意義及其功用
第三節 《西遊記》之「化典成文」:以「民間故事類型」為例
第四節 「民間故事」與「通俗小說」
第五節 結語
第參篇 「唐僧與水」三事析論
第六章 有無的爭議──「江流兒」故事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文史之承衍:歷史記載與文學創作
第三節 單軌�雙軌的敘事問題:「唐太宗入冥」與「唐僧出身來歷」
第四節 舊說衍生新意:「江流兒」與「十世說」
第五節 結語
第七章 文史的考索──「流沙河」故事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文學之源:文獻記載之「弱水」與「流沙」
第三節 「歷史真實」與「文學想像」的雙軌發展
第四節 故事化的初步開展與未臻完備的限制:《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第五節 故事化的再次開展與完整性的建立:百回本《西遊記》
第六節 結語
第八章 隱微的寓意──「凌雲渡」故事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小說文本的敘述限制:一藏之數與經不可輕給
第三節 故事敘事之內在意涵:超越與再生
第四節 西行取經的雙軌考驗:自修與共修
第五節 結語
第肆篇 「不同視角」下的敘事爭議
第九章 合理與矛盾──「取經時間」的兩個問題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錯亂的貞觀十三年
第三節 《西遊記》唐僧取經真的費時十四年
第四節 結語
第十章 整體與單元──「不合矩度」的敘事爭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體式風格前後不一
第三節 敘述內容前後不一
第四節 故事陳說語多費解
第五節 結語
結論
參考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