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幻影無限版)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631034
草間彌生,林曼麗,北師美術館團隊,盛浩偉,魏竹君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2025年4月01日
317.00  元
HK$ 285.3  






ISBN:9786267631034
  • 叢書系列:教育學習
  • 規格:平裝 / 229頁 / 20.2 x 26.5 x 1.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教育學習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文化/藝術 > 藝術欣賞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以草間彌生與臺灣的原點——特別重製的《圓點的強迫妄想》揭開序幕,聚焦其1951年至2005年間的創作,展出70件精選作品,透過「草間的綻放」、「圓點?原點」、「草間的蟄伏」、「Love Forever」四個子題,以草間彌生生涯中的創作探索與實驗為引,深入藝術家跌宕豐厚的生命軌跡。


     





    序 Forewords

    總論 Curatorial Statement�林曼麗 Lin Mun-Lee



    I. 草間的綻放 Kusama in Full Bloom

    專文| 超越「執念」!:打開一扇通往二十一世紀光輝大門的我�草間彌生

    Essay| “‘Beyond Obsession’!: Kusama Opens a Shining Door to the 21st Century,” 1988�Yayoi KUSAMA



    II. 圓點.原點 Dots as Origin

    專文| 傻子伊凡�草間彌生

    Essay| Ivan the Fool�Yayoi KUSAMA



    III. 草間的蟄伏 Kusama in Quiescence

    專文| 生之傷痕與死之徵兆在時間中舒展——閱讀草間彌生的文學創作�盛浩偉

    Essay|The Scars of Life and Omens of Death Unfolding In Time: A Reading of the Literary Works of Yayoi Kusama�SHENG Hao-Wei



    IV. Love Forever

    專文| 當藝術成為一個動詞——草間彌生1960年代乍現行動的身體政治與差異化抗爭�魏竹君

    Essay|When Art Becomes a Verb: The Body Politics and Differentiated Resistance of Yayoi Kusamas 1960s Happenings� WEI Chu-Chiun



    特別收錄 Special Feature

    一探「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中的「W Collection」�寺瀨由紀

    Exploring the W Collection in “‘Trajectory’ and Miracle:

    KUSAMA Yayoi 1951-2005 from W Collection and More”�Yuki TERASE

    從「圓點」蛻變成風靡全球的文化偶像──記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論壇�典藏ARTouch(陳思宇)

    From “Dots” to a Global Cultural Icon—The “Trajectory” and “Miracle” of Yayoi Kusama Forum�ARTouch.com (CHEN Sih-Yu)

    年表 Chronology

    參考資料 Select Bibliography

    作品清單 Exhibited Works

    感謝誌及工作人員名單 Acknowledgements and Credits









      現年高齡96歲的草間彌生,為當代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及顛覆性的創作者之一。1929年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1957至1973年間移居美國,後返回日本定居。草間彌生兒時受幻聽、幻覺等病症所苦,卻不因其所困,由個體的生命經驗轉化、發展出獨樹一格的藝術語彙,作品媒材遍及繪畫、雕塑、拼貼、版畫、行為展演、錄像及大型裝置等,並跨足時尚產業,以其鮮豔奔放的色彩、大膽具原創性的創作題旨及形式聞名於世,於歐美前衛藝術浪潮、乃至於當今視覺藝術領域中,皆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2011年起開館起,北師美術館持續以「美術館 未完成」作為營運的思考觀念,積極從新時代美術館的角色中,翻新並再創美術館的意涵,以大學學術資源為基礎,突破大學美術館的疆界,與羅浮宮、東京藝術大學、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等國際機構共同舉辦展覽,讓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電影、聲音、科技等多重領域在此交匯。



      繼2019年「美少女的美術史」後,本館再度與日本的青森縣立美術館攜手,以五十餘件私人藏家W Collection寄藏的草間彌生作品為基礎,並與草間彌生工作室緊密合作,借展十餘件1960年代的錄像作品、演出紀錄及服裝展件;加以臺北市立美術館1998年「台北雙年展」展出並典藏的巨型裝置《圓點的強迫妄想》,構成了此次「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的展覽雛形。



      展覽敘事上,本次奠基於2022年青森美術館的「從W Collection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草間彌生? ??? –W ?????????)之展覽成果,在總策畫林曼麗的籌畫下,重新梳理草間彌生的創作脈絡,由1980年代、草間彌生重返大眾視野的「綻放」時期起始,再藉由「圓點?原點」回溯1950至60年代,藝術家創作萌發的初始,隨之走過1970代因病返日定居卻仍創作不輟的「蟄伏」時期,最後以「Love Forever」收束於草間彌生1960年代最為大膽而前衛的行為展演。



      在南瓜、圓點等草間彌生的經典元素風靡全球之際,本館希冀透過此次展覽,引領觀者深入草間彌生創作生命的內面,從而窺見她以生命及熱情所創造的藝術奇蹟。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