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發展、演變,企業經營過程就是一件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品。」
——松下幸之助
一家公司為何存在?
經營管理上,僅僅遵循所謂的常識是不夠的?
經營是一門「生生不息的藝術」?
何謂「生產者的使命」?
一代巨擘企業家的經營沉思與人生問答
——松下幸之助
一家公司為何存在?
經營管理上,僅僅遵循所謂的常識是不夠的?
經營是一門「生生不息的藝術」?
何謂「生產者的使命」?
一代巨擘企業家的經營沉思與人生問答
自創業以來,松下幸之助走過兩次大戰及大蕭條,成為橫跨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世代的卓越企業家與思想家。從三人草創的家庭作坊起步,他發揮與生俱來的商業才能,創下爆炸性成長績效,歷經超過半世紀飛躍成長,發展成今日擁有數十萬名員工的跨國巨型企業。
從商店學徒到享譽全球的經營之神,他首創「事業部制」、「終身雇傭制」等日本企業管理制度,以及在人才、產品、銷售、市場、企業文化、社會責任各面向歸納總結出「水庫式經營」、「自來水哲學」等經營哲學,至今仍是世界500強企業遵循的核心經營理念。
本書為松下幸之助在其六十多年事業經驗中,淬煉而生的實踐經營哲學:
企業的健全發展必須奠基於正確的經營理念。
企業必須回應人們提升生活文化的願望,並滿足這些需求。
一流的企業文化:景氣好時表現卓越,不景氣時更上一層樓。
經營者應集結眾人智慧,集中資源深耕特定領域,並保持量力而為的經營態度。
經營者是企業中的「靈」,應活用被賦予的各項資源,承擔起激發每一名員工與每項任務最大潛能的責任。
經營的本質,正是人類追求自身幸福的活動。
「企業經營之本,莫過於保有一顆率直的心。」
松下幸之助認為,強大的經營力量須以堅定的信念為後盾,堅韌與聰慧的企業家會順應天地自然之理,同時保有「日日新」的精神,為企業經營留下永垂不朽的典範。
本書不僅是日本「經營之神」一生實踐的思考結晶,
也呈現出一位邁向成功的經營者內心最真實的樣貌。
#松下幸之助語錄
.經營是一種常識,就像雨天撐傘,晴天收傘,順理成章地做好那些應做的事就好。
.能否認清自身及經營團隊的能力、精準掌握公司的綜合實力,是成功的關鍵。
.企業經營應將利害關係人視為命運共同體,若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而犧牲任何一方,必將遭到反噬。
.所謂的「成功」往往是結果論,過程中可能隱藏無數微小的失誤。若是未能即時修正這些錯誤,最終或將釀成重大的危機。
.具備經營者思維的人才,即使執行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也能以經營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發揮主觀能動性。
.利潤並非最終目的。企業經營的根本,在於透過事業提升公共生活品質;而利益僅是履行這個使命不可或缺的手段,絕不可本末倒置。
.倘若一家公司消失,對社會不會造成任何負面影響,代表這家公司對社會毫無助益,索性解散算了。
.做為一個人、一個企業人與領導人,都必須不斷成長。而成長的要件,是擁有一顆開放的心和謙虛的胸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