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保證把病人醫死的醫生,竟然還做了三十年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925644
許禮安
海鴿
2025年5月28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925644
叢書系列:
Youth青春講義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Youth青春講義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許禮安醫師 圓滿安寧療護三十年•紀念
☆ 安寧療護是崎嶇人生旅途中,撫平傷痛的乳液!
☆ 安寧療護是生命末期身心痛苦時,療傷止痛的解藥!
☆ 安寧療護是人生病苦中,如遭逢跳電時的手電筒,照亮黑暗時光!
☆ 安寧療護可以讓末期病人安樂活,根本不需要討論安樂死啊!
☆ 你應該要學習安寧療護,讓我們一起陪伴末期病人「善生」和「善別」,
將來才有可能讓自己和親人順理成章而得「善終」!
☆ 「安寧療護」是人生最後一趟遠行,在上路之前的陪伴與告別。
◎ 推廣安寧,讓每個人有機會好好告別!
沒有任何一個正常人會願意接受死亡和面對死亡。
臨終三件大事:交代後事、完成心願、了結心事。
千萬不要等到臨終昏迷,什麼事都做不了,
應該趁現在還健康、還清醒的時候,
就趕快去做這三件事:交代後事、完成心願、了結心事。
◎ 我們一直在追尋更好的「死亡之道」!
安寧療護最重要的工作不是:讓病人面對死亡、接受死亡。
我們真正與實際能做的工作,只是「陪伴」而已,
陪伴他們走過這段艱辛的日子。
■??? 安寧療護重點是善生善別而不是善終
既然「善終」沒有必然達標的SOP(標準流程)可以遵循,我們應該是陪伴末期病人,做好疼痛控制與症狀控制,身體照顧好之外,還有心理、社會、靈性的困擾,要想辦法去化解恩怨情仇(忘掉怨與仇,記得恩和情),完成臨終三件事:交代後事、完成心願、了結心事。讓病人在死亡來臨之前,可以好好的活著。
還要引導家屬和病人好好的「道別」,加上道謝、道歉、道愛,就是「四道人生」。家屬有預期的悲傷,因為親人即將離開人間;病人也有預期的悲傷,因為即將離開親人和世界。至少要來得及說再見,而不是不告而別。讓家屬多來陪伴病人,安寧志工說:「有陪伴,就比較不會有遺憾。」因此,我認為:要先「善生」與「善別」,而後才能「善終」。
?
目
錄
代序:我圓滿要在安寧療護待三十年的發願
/第一部分/安寧療護與觀念澄清
食道癌新聞與安寧療護
從老小融合談孤獨老與孤獨死
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病情告知
接受安寧療護可延長壽命
預立醫療指示的美台差距
醫護人員的無知詐騙民眾
關於「未完成」的悲傷
安寧療護重點是善生善別而不是善終
安寧療護絕對不是放棄治療
安寧療護會耗費醫療資源,應該安樂死?
關於「推廣靈性關懷計畫」的省思
血液腫瘤科說現在不適合安寧療護?
關心病人身心靈,就罰寫護理紀錄?
先求有安寧病房,再講究照護品質
安樂死簡單省事又省錢
安寧療護是末期病人的紓困方案
以病人為中心卻聽從家屬
關於疼痛控制的故事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觀念兼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
斷食不一定能善終
談安寧療護的善終迷思
安樂死合法?亂搞!
幫你安樂死?幼稚!
生死學課後關於安樂死的思考
/第二部分/安寧療護的訪談記錄
中元節和小虎文談生死與安寧療護?? ?
不想做完死亡套餐再死!這張你一定要簽!
《小世界新聞網》─許禮安談安寧療護
長庚科大醫師節講座─提問與事後回應?? ?
自助吧,康琪祥錄音訪談─許禮安醫師回應?? ?
高雄廣播電台,安寧療護的醫病溝通─訪談許禮安
警廣高雄分台─從繪本談生死教育?? ?
推廣安寧療護的初衷與夢想─醫護教育與人文陶養
許禮安醫師簡歷
?
序
代序
我圓滿要在安寧療護待三十年的發願
轉眼安寧療護已佔據我一半的人生!
在我三十足歲的前一個月(民國八十四年八月),被花蓮慈濟醫院外派到台大醫院6A緩和醫療病房受訓,從此走入安寧療護的不歸路,轉眼竟然即將圓滿當初在慈濟靜思精舍說「要在安寧療護待三十年」的發願。我前半段在花蓮從事安寧療護的經歷,已經寫在另一篇序文。我民國九十七年初因為生病,離開努力十五年的花蓮(但我的戶籍和房子都留在花蓮),回到故鄉高雄市,展開我後半段的安寧療護旅程,開始跨界進行「安寧療護與生死學」的社會教育,到現在已經滿十七年。當年滿是荊棘之路,如今尚未遍地花開,安寧人仍須前仆後繼,我真正用盡全部心力在推動的,其實是「醫療體系的人性化改革」。
過去十七年來,從民國九十七年統計到一一三年,我進行「安寧療護與生死學」相關演講已有三千五百零六場,總共九千九百六十七點五小時,共計十五萬零九百四十七人次,總計三十七萬一千七百五十八人時(以每場的「人數」乘以「小時」,加總得到的數字)。到今(一一四)年二月五日突破一萬小時!其實中間有個轉折,除了民國九十七年和一○一年之外,我有十年是每年都超過兩百場的演講,到一○九年因為「新冠肺炎」而被取消許多現場演講,驟降到一百五十三場,接著一一○年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更是急降至只剩一百零三場演講。
我只好克服對著電腦螢幕自言自語的強大心理障礙,從民國一一一年開始舉辦免費網路課程,包括「安寧療護」、「生死關懷」、「余德慧人文療遇生命網路讀書會」(「遇見」的「遇」!)。我都說:「網路課程最大的問題是:我講笑話聽不到笑聲!」根本不知道自己講的是冷笑話還是真幽默?但網路課程的好處是可以錄影,不需要買器材、找專人。我說:總要先有內容,才有東西可以後製剪接,將來可以當「有土伯(yutuber)」,甚至死後繼續在網路流傳「為害人間」!是的,我從來不想當好人,而是立志當禍害,因為俗話說:「好人不長命,但禍害貽千年」,不過我是立志要當壞人的禍害!
練習接變化球A計畫不行就B計畫!
雖然我早在去(一一三)年十一月底,就已經擬定好「一一四年七~八月許禮安醫師圓滿安寧療護三十年系列活動」A計畫假日課表和B計畫週間課表,原本叫做「告別安寧療護三十年」,很多人覺得不吉利,才改為「圓滿安寧療護三十年」。但是實際進度一直拖延,因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高雄市張?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就已決定縮編,三位執行秘書都約滿離職,只剩我一人是「執行長兼工友」。因此我舉辦越多的活動與課程,就是處罰自己做到累死,演講接或辦得越多,我就得做越多的成果冊,我都說:「我等於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一直拖延著今年七、八月的活動進度,過完國曆新年接著農曆春節連續假期,過完元宵節和西洋情人節,眼看就要迎接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在二月十九日週三這天終於一舉寄出兩封關鍵信函:一封電郵是跟長期合作的天主教高雄聖功醫院醫教會商借演講場地,總共在七、八月的暑假期間,有九個假日全天共五十四小時的安寧療護全天研習課程,當然都是我演講;另一封就是用臉書私訊給過去幫我出版十多本書的海鴿文化羅老闆,請他考慮再幫我出一本新書。先把球投出去,再來接招,我以前在花蓮慈濟醫院學到:「要練習接變化球!」因為「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新冠肺炎之後,我在天主教高雄聖功醫院,對每兩個月一梯次的PGY醫師演講安寧療護主題三到四個半天,我拜託邀我去協助臨床教學的家醫科主任和安寧病房負責醫師,高醫優秀學妹張薰文醫師幫忙,她請醫教會的姑娘查閱五樓大禮堂登記表發現:原來七、八月是該院假日辦課程的大月,竟然就剛好剩下不規則的九天。我說:「感覺是留給我用的呀!拜託都幫我訂下來,演講日期就改成這九天。」接下來就是院內簽呈的流程與租借場地費用的協商,暫且略過不表。場地確定之後,我還有申請「安寧療護」與「長期照護」繼續教育時數的工作。
三年未出為安寧療護三十年再出書!
我寫臉書私訊給羅老闆:「今天鼓起勇氣詢問您:今年暑假是我從事安寧療護圓滿三十年,不知是否可能再幫我出一本新書,配合我暑假舉辦紀念活動可以義賣,如果可行,再來商討細節。」沒想到羅老闆「阿莎力」的一口答應,要我趕快「進稿」!我把過去幾年所寫的安寧療護文章分類整理,直到三月四日週二早上才交稿。我寫道:「抱歉這次分成六個檔案,總計超過十六萬字,因此構思:A計畫,出成兩本;B計畫,先出一本;C計畫,只出一本。由您決定。第五部分因為是訪談與提問回應,可能有些內容重複,接下來就要麻煩您了!」
三月十九日週三接到羅老闆言簡意賅的私訊:「開會決定分二本出,一至三章、四至五章各分一本,你得再給我個序!」我只能回:「哇!好的!感恩!」這就是這篇序文的由來!我大概算得上是台灣「安寧療護界」出版最多本書的醫師,即使我絕版的書都已超過十本,還是維持一貫與眾不同的特色:歷年來出書從未找人寫推薦序!我總覺得:「好漢做事好漢當」,自己寫的書,好壞由自己承擔,不要拖別人下水或者當墊背!甚至有某知名醫師找二十位寫推薦序,光序文就佔該書篇幅的三分之一,要靠名人背書來賣書,我的臉皮還沒這麼厚!
我過去跟著恩師余德慧教授,民國八十八到九十四年在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自稱把碩士當成國小來唸,當時就已經出書,卻不敢自不量力的請他寫序,如今他已仙逝十三年!我在三十足歲之前,一頭栽進安寧療護領域,到今年暑假就滿三十年,而我已將邁入「花甲之年」。我最近三年未曾出書,沒有能力像楚莊王「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回首前塵往事,要感恩的人真的太多,其中讓我能在台灣出版界佔一席之地,成為號稱「醫師作家」而「浪得虛名」的貴人,當然就是海鴿文化的羅老闆!我不敢說他「慧眼識英雄」,雖然他確實獨具「慧眼」,只可惜我不是「英雄」啊!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