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早於民國四十年冬,由新亞書院至台中農院講授「造園學」時寫成。目的在使研習「造園學」之大學生徒,對中國以前之造園,有較深之瞭解。此所謂較深之瞭解,即將中國以前之庭園,以至花木,與中國性情之教一併論列,俾知中國造園之一大文化精神之淵源,且由此以具體之事物,指點中國文化精義之所在。繼本書之後,即為《論中國之花卉》與《中國觀賞樹木》。原名《中國庭園花木與性情之教》,今單獨印行,名為《論中國之庭園》,並附以「中國庭園與性情之教」字樣。距寫成之日,已十五年矣。有曾先閱此書原稿之前輩,謂書中引詩太多,又謂不應僅論至宋明為止,實則兩皆無可如何。蓋中國以前庭園之資料,大多只能從文學詩詞中求之。而彼遼金元對中國庭園,固只有其反面之作用,即在清時,雖有隨園等典型之文人庭,又有圓明園,被外人稱為萬園之園,更有頤和園較圓明園似尤勝,然終與我國原有之性情之教,無若何之契合。今置之而不論,亦自有其苦心也。????????????????
??? ?
民國五十五年二月七日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