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擺脫插管與延命,不讓家人受苦的尊嚴善終

不在病床上說再見:擺脫插管與延命,不讓家人受苦的尊嚴善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312530
宮本顯二,宮本禮子
高品薰
啟示
2025年6月12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9312530
  • 叢書系列:Talent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1 x 14.8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Talent


  • 醫療保健 > 醫學/醫療史 > 醫療常識

















    八成民眾拒絕無效醫療,

    為何臨終前仍平均「臥床8年」?



    引爆日本《讀賣新聞》討論熱潮

    「到這個年紀,不怕死,怕的是受折磨!」




    在歐美,幾乎看不到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

    在台灣,不住院、不插管,竟成了一種奢望。

    醫院不該是用來告別人生的地方。

    如何主張醫療自主,為自己、也為摯愛的家人

    留下一個體面、安詳、不拖累的善終決定?



    許多臥床的長者並非自然衰弱,而是被無效醫療推向衰弱!

    如何避免臥床折磨,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我們想要的臨終,與現實的差距

    我們都希望在人生最後時刻,能夠清醒地對摯愛家人說:「謝謝你們,再見了。」但在現實中,這樣的結局往往難以實現。更多人是在意識模糊、無法言語、被插管灌食、包著尿布、甚至手腳被綁的狀態下,無聲無息地告別世界。這樣的臨終,誰會願意?



    ??家屬的兩難──為何無法如願而終?

    即使病人在健康時,曾明確表達不願接受延命治療,但當真發病時,陷入恐慌與不捨的家屬常會曲解其意願,只為了「先救回來再說」。於是,一段原本可以安詳告別的路,變成了長期受苦的臥床折磨。



    ??善終,需要的是選擇權

    日本高齡醫學專家指出:歐美國家幾乎看不到長年臥床的高齡者,因為他們更重視「尊嚴與自主」的臨終選擇。本書深入剖析亞洲社會對善終的誤解,呼籲我們思考:究竟是什麼阻礙了人們走向安詳的臨終?歐美國家是如何做到讓多數人都能自然善終?該如何為親人選擇合適的臨終醫療?



    ??先搞懂這些,做出更好的臨終選擇

    ?為何急診室裡七成以上是老人?揭開醫療現場真相

    ?歐美長者如何優雅告別?減痛、提升生活品質是重點

    ?點滴真的有用嗎?一次的營養只等於一瓶果汁!

    ?誰才真正需要插鼻胃管、做胃造口?



    ??日本高齡醫學專家的善終提醒

    ?生命將盡時,沒有人想要「被活著」。

    ?讓人生結束得更像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病人。

    ?以人工方式強行延命,只是在破壞生命的尊嚴。



    【鄭重推薦】

    田麗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陳秀丹�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陳炳仁�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

    黃 軒�台中慈濟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


     





    專文推薦 關心生命品質,掌握自己的生命主權�田麗珠

    專文推薦 重新回到能夠安詳辭世的世界�李偉文 

    專文推薦 勇於面對老病,拒當生命的延畢生�陳秀丹

    專文推薦 讓台灣成為真正病有所安、老有所終的美麗島�陳炳仁

    專文推薦 給至愛之人圓滿的善終,而不是痛苦的喪鐘�黃軒



    序章 寧靜安詳的謝幕



    第1章 臨終醫療的真實情況

    .連醫界人士都不想面臨的「飽受折磨的臨終醫療」

    .來自醫療現場的一封信:強行續命只是「生財工具」?

    .太空人與臥病在床的老人--名為臥床的折磨

    .解開急救室裡為何大多是老人之謎

    .無視本人及家屬意願,這樣真的好嗎?

    .讓人無法自然迎接死亡的醫療系統

    .不願為長輩延命而引發的家族內部糾紛



    第2章 刻板化的臨終醫療

    .高齡者進食量降低有其原因

    .臨終期的高齡者不需要注重營養管理

    .並非人人都能享有現今醫療帶來的奇蹟

    .只有奧運選手才能成為健康的老人

    .照顧得好好的,怎麼會遭到警方介入呢?

    .歐美的高齡醫療注重的是緩和痛苦和生活品質

    .醫療從業人員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



    第3章 阻礙安寧善終的各種原因

    .能指示臨終醫療方向的「醫療決定」未被善用

    .強行使用延命措施的五大原因

    .家屬為了領取老人年金而堅持延命的情況

    .臨終醫療的內容和目的受到媒體曲解與誤傳

    .過多的醫療反而成為平靜死亡的阻礙

    .其他觀點:從醫師角度看腹部造口手術



    第4章 大眾要的是「能平靜迎接死亡的醫療」

    .重大誤解!關於臨終期水分及營養的人工補給

    .一次點滴的營養,僅等同一罐果汁!?

    .原本是為了避免吸入性肺炎而做胃造口,但……

    .透過胃造口而獲得幸福生活的例子少之又少

    .美國的內科教科書這樣教:「人將死就會不想吃」

    .說實話,連一天五百毫升的點滴都不應該打

    .安詳而終的人,都沒有做經腸道營養及點滴

    .相關議題:「安樂死」與「尊嚴死」



    第5章 歐美沒有長年臥床的老人

    .為什麼在歐美沒有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

    .瑞典.斯德哥爾摩--生命是為了享受人生而繼續

    .澳洲.墨爾本--由政府來主導臨終期的醫療方針

    .奧地利.維也納--要綁住患者需要繁雜的申請手續

    .荷蘭.阿姆斯特丹--所有人都選擇不要延命醫療

    .西班牙.巴塞隆那--照護的效能有待確認

    .美國.加州--完善的安寧照護服務 

    .歐美澳等六國臨終期醫療現場之所見

    .相關議題:法國與英國的臨終期醫療



    第6章 為了迎來期望中的告別方式

    .從最新的臨終醫療問卷調查所顯示的趨勢

    .死亡人數逐年增加,病床數不足的問題有待解決

    .不需要擔心高齡患者猝死

    .讓失智症老人直到最後都能進食的方法

    .能否發揮預立醫囑的功能,主治醫師是關鍵

    .施作胃造口手術究竟是為了誰

    .「你不想承受的事,也別用在我身上」



    座談會 阻礙安詳臨終的是什麼?

    結 語 高齡者醫療的未來發展

    參考書目





    田麗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

    本書幫助讀者真切地了解臨終照顧的相關議題,適合一般民眾、家庭照顧者、長期照顧工作者閱讀,又因其淺顯易懂的優點,亦可用於醫療團隊人員向民眾解說時的參考。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對於臨終高齡的長者而言,這些所謂的「延命醫療」其實不是在延長生命,而是拖長了死亡的痛苦過程。自古以來,我們最狠的詛咒是罵人不得好死,但是,為何有這麼多子女忍心讓自己的父母不得好死呢?



    陳秀丹|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台灣每年總數二、三萬靠呼吸器維生的病人中,絕大多數是意識不清、超過七十歲的長者,這種機器人瑞真的是幸福嗎?透過這本書,您可看到先進國家對生命的尊重與實際做法,我很誠摯地推薦給您!



    陳炳仁|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

    很多時候我們必須領悟,「死亡並非醫師的最大敵人,活著並非病人必然的最佳利益」,與其拚盡全力避免死亡的到來,不如把握機會思考自己怎樣才算真正「活著」!



    黃軒|台中慈濟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

    閱讀這本書時,在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又一個老奶奶、老爺爺,他們生命最後關頭是在病床上過著掙扎的日子,眼前這些人,就是明日的我們。真期待「不在病床上說再見」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每個人能具體執行實現的幸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