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民眾拒絕無效醫療,
為何臨終前仍平均「臥床8年」?
引爆日本《讀賣新聞》討論熱潮
「到這個年紀,不怕死,怕的是受折磨!」
在歐美,幾乎看不到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
在台灣,不住院、不插管,竟成了一種奢望。
醫院不該是用來告別人生的地方。
如何主張醫療自主,為自己、也為摯愛的家人
留下一個體面、安詳、不拖累的善終決定?
為何臨終前仍平均「臥床8年」?
引爆日本《讀賣新聞》討論熱潮
「到這個年紀,不怕死,怕的是受折磨!」
在歐美,幾乎看不到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
在台灣,不住院、不插管,竟成了一種奢望。
醫院不該是用來告別人生的地方。
如何主張醫療自主,為自己、也為摯愛的家人
留下一個體面、安詳、不拖累的善終決定?
許多臥床的長者並非自然衰弱,而是被無效醫療推向衰弱!
如何避免臥床折磨,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我們想要的臨終,與現實的差距
我們都希望在人生最後時刻,能夠清醒地對摯愛家人說:「謝謝你們,再見了。」但在現實中,這樣的結局往往難以實現。更多人是在意識模糊、無法言語、被插管灌食、包著尿布、甚至手腳被綁的狀態下,無聲無息地告別世界。這樣的臨終,誰會願意?
??家屬的兩難──為何無法如願而終?
即使病人在健康時,曾明確表達不願接受延命治療,但當真發病時,陷入恐慌與不捨的家屬常會曲解其意願,只為了「先救回來再說」。於是,一段原本可以安詳告別的路,變成了長期受苦的臥床折磨。
??善終,需要的是選擇權
日本高齡醫學專家指出:歐美國家幾乎看不到長年臥床的高齡者,因為他們更重視「尊嚴與自主」的臨終選擇。本書深入剖析亞洲社會對善終的誤解,呼籲我們思考:究竟是什麼阻礙了人們走向安詳的臨終?歐美國家是如何做到讓多數人都能自然善終?該如何為親人選擇合適的臨終醫療?
??先搞懂這些,做出更好的臨終選擇
?為何急診室裡七成以上是老人?揭開醫療現場真相
?歐美長者如何優雅告別?減痛、提升生活品質是重點
?點滴真的有用嗎?一次的營養只等於一瓶果汁!
?誰才真正需要插鼻胃管、做胃造口?
??日本高齡醫學專家的善終提醒
?生命將盡時,沒有人想要「被活著」。
?讓人生結束得更像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病人。
?以人工方式強行延命,只是在破壞生命的尊嚴。
【鄭重推薦】
田麗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陳秀丹�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陳炳仁�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
黃 軒�台中慈濟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