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

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971435
余震宇
二○四六出版
2025年7月23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9971435
  • 叢書系列:類型海岸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類型海岸


  • 文學小說 > 歷史/武俠小說 > 華文歷史小說











      香江無歷史,只有故事

      父祖輩那裡藏著你不知道的香港



      奇案、貪污、擠提、加價

      香江恒久動盪

      葉錫恩,蘇守忠,盧麒

      人心始終掙扎



      到底「歷史的弔詭」有沒有出口?有方法打破猶如薛西弗斯神話的宿命循環嗎?——陳浩基 • 推薦序



      那種壓抑,像白布覆蓋油膩,光潔的表面,壓住了一切不堪,但總能看見一些端倪。——余震宇



      1934 • 下環? ? ? ? 神學青年情殺案

      1942 • 香港? ? ? ? 日佔時期 • 赤柱集中營

      1948 • 石塘咀? ? ? ? 永安倉大火

      1952 • 灣仔? ? ? ? 朱盛才案

      1958 • 土瓜灣? ? ? ? 轟雷案 • 雙槍虎將 • 華源大廈槍戰

      1963 • 九龍? ? ? ? 「鎖匙費」•「收片」• 藍剛 • 葉錫恩

      1965 • 香港? ? ? ? 明德銀號倒閉 • 擠提潮 • 天星小輪加價 • 蘇守忠 • 盧麒



      對香港歷史瞭若指掌的震宇兄挑選了好幾則社會事件,利用小說家的筆觸重新勾勒面貌,令人想起側寫社會變遷的電影《阿甘正傳》,只是本作角色更為平凡,更貼近我們一般小市民的視野。——陳浩基



      編輯小語

      本書以孫子(敘事者)和??的對話為引子,引入爺爺的遺物故事,以爺爺的視角和經歷,去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動盪香港,以庶民的視角敘述當時的震撼新聞如雙槍李虎案,永亨大火災等,可借故事認識香港歷史。爺爺本職記者,但因追訪執導而深入警局監獄,戰時也曾被拘禁於集中營,見證刑求煉獄,以及社會動盪民生困苦時的法律不公現象,帶動深刻反思。

      ?事流暢易讀,回憶式語調令舊時香港新聞以親歷其境的故事方式呈現,較為親切。香港歷史沒有官方論述,在學校也沒機會讀,都是靠民間創作,大眾文化,口耳相傳。因此本書不啻也是一種教育,預期可引來關注香港歷史的讀者群關注。



    名人推薦



      林黛嫚 (作家、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林曉敏@香港遺美

      須文蔚 (詩人、臺師大國文系教授)

      陳智德(詩人、清大中文系副教授)

      黃洪銓@香港探古

      謝淏嵐(獅墨書店店長)

      羅貴祥(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創意寫作系主任)

      譚劍 (小說家、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得主)

      (依姓氏筆畫序)



     





    推薦序? ? ? ? 陳浩基



    楔子



    第一章 一九三四?下環


    大?巴

    天臺上的喘息�莊士敦道之亂

    雙面人

    神學青年情殺案

    罪與罰



    第二章 一九四二?香港

    香港淪陷

    赤柱集中營

    戰後重光



    第三章 一九四八?石塘咀

    講古佬報新聞

    永安倉大火,災中初見

    災後追究,與守護

    永安倉的廢墟

    如果不能改變世界

    修頓大笪地



    第四章 一九五一?灣仔駱克道

    怪叔叔

    趕狗入窮巷

    國軍血案



    第五章 一九五八?土瓜灣

    洋樓迷宮

    雙槍虎將

    華源大廈槍戰

    束手就擒



    第六章 一九六三?巨變前夕

    復華村的惡霸

    懂「粵語」的番鬼婆

    大毒梟翁宏

    藍剛的反撲

    公僕?

    擠提



    第七章 一九六五?香港

    明德銀號倒閉

    反加價行動

    九龍大遊行

    青年末路



    後記





    推薦序



    陳浩基




      和震宇兄認識多年,讀過他不少以香港歷史為主題的紀實作品,每每讓我大開眼界。數年前他告訴我打算挑戰小說創作,成果便是這本《白布香江——那些父祖輩的故事》─作中虛實交錯,震宇兄借虛構的祖孫三代角色置身於以現實為藍本的場景之中,帶出殖民地時代的香港市民百態,從二戰香港淪陷前的上世紀三十年代寫到六六年天星小輪加價暴動。對香港歷史瞭若指掌的震宇兄挑選了好幾則社會事件,利用小說家的筆觸重新勾勒面貌,令人想起側寫社會變遷的電影《 阿甘正傳》,只是本作角色更為平凡,更貼近我們一般小市民的視野。



      常言道「回憶總是美好」,老一輩喜歡訴說從前香港繁華的一面,諸如娛樂事業五光十色、商機處處遍地黃金,頌揚創下豐功偉業的巨人大亨,卻對當時民間的顛沛流離與篳路藍縷避而不談,忽略被歷史巨輪碾壓的無名氏小人物。雖然《 白布袋裡的香江》是虛構作品,但書中描繪的六十多七十年前昔日香江足以讓我們反思─「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唯有直面過去,我們才能從前人的足跡認識今天的自己。小說這文體往往是作者對自身、對現實的叩問,縱然本作的敘事者在結末只留下慨嘆,讀者卻可以藉此思考,到底「歷史的弔詭」有沒有出口?有方法打破猶如薛西弗斯神話的宿命循環嗎?這或許是我們這一代必須細想的問題。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