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部:創業前,你該做的功課
一、創業者的面貌:創業者的生活與壓力
6壓力: 獨自與世界對抗�失敗率高、挫折感重�角色轉移的挑戰�競爭對手的追趕與打壓�對夥伴的責任感�做自己也沒有把握的選擇
生活:心理壓力與之共存
二、創業路上永遠沒有準備好
7狀態: 沒有人是先學會創業才創業的�讓錢花在刀口上�速度、速度、速度�成功比失敗多一次就好�消費者在哪,你就在哪?�破釜沉舟的決心�沒有無法解決的問題
三、跟對趨勢,扶搖直上
4案例: 臉書偷菜大流行�蝦皮進入臺灣市場�新冠疫情爆發�智慧型手機興起帶動App下載
四、驗證商業模式是有方法的
2技巧:如何找尋市場?�用數據驗證創業題目的市場性
五、最小可行化產品
2通路:網路創業�實體店創業
第二部:創業之初,你該做的功課
六、找到Product Market Fit
3問題: 電商找到PMF後的下一步�實體店找到PMF後的下一步�資金對於創業來說是否重要?
七、學會Pivot是必備本領
3案例:Netflix創業故事�Slack創業故事�「烘焙找材料」創業故事
八、精實創業是一種態度
3觀念:數據解讀�資金如何運用�享受失敗過程
第三部:創業中,你該做的功課(一)找出客戶需要的好產品
九、從既有市場找尋產品
6功課: 電商平臺售出數看市場需求�問卷與市場�未來市場看國外領先市場�潛力商品看社群�產品布局�成為產品的代言人
十、產品類型
4類型:帶路貨�加購品�回購品�高利潤商品
十一、產品定價
4設想: 依照品牌所需毛利推算�依照市場價格推算�依照品牌策略推算�依照領域毛利做推估
十二、產品差異性
4思考: 決定要做什麼,與不做什麼�先分析市場,決定你要的市場份額�優勢強化,劣勢淡化�「快多好省」,定義你的市場定位
十三、產品生命週期
4階段: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第四部:創業中,你該做的功課(二)行銷的起承轉合
十四、〔起一〕消費者輪廓
1找到一群死忠粉絲�2網路創業�3實體店家對於Persona的應用
十五、〔起二〕商品著陸頁
1引起興趣�2勾起慾望�3促成購買
十六、〔承一〕廣告投放
1廣告目標�2廣告受眾�3廣告素材�4廣告預算�5廣告漏斗
十七、〔承二〕社群行銷
1觸及率見底,我該怎麼經營?�2如何寫到用戶痛點?�3經營社群注意事項�4把社群布置得盡善盡美�5發想點子的同時,也定位平臺角色�6用戶只會加入最好的社群
十八、〔轉一〕成長駭客
1數據驅動�2回購流程制定�3消費者洞察
十九、〔轉二〕全通路佈局
1該自架官網,還是平臺設賣場?�2需要建立品牌App嗎?�3有實體通路需要跨足網路通路嗎?�4該如何決定要先經營的社群渠道?�5依照行業特性來做佈局�6擁抱科技
二十、〔合〕個人品牌
1個人品牌先行�2持之以恆的產出內容�3個人特色鮮明�4成為該領域代名詞
第五部: 創業中,你該做的功課(三)輔助事業上升的資源之「數據與應用」
二十一、回購率提升方法
9工具:行銷加乘�系統提醒�優惠券�回購率高的產品�推陳出新的產品與活動�會員經營�深耕垂直主題�差異化�訂閱制
二十二、客單價提升方法
6行動:免運門檻�組合優惠�結帳櫃檯前的零食�滿額贈�加購品�組合數量提升
二十三、實體店的數據解讀
3數據:來客數�客單價提升�毛利率提升
二十四、顧客終身價值
3條件:訂單取得成本�廣告投資報酬率�顧客終身價值
第六部: 創業中,你該做的功課(四)輔助事業上升的資源之「人才是企業強大的基礎」
二十五、招募眼神發光的夥伴
9思考:招募價值觀相同的夥伴�關注學力而非學歷�成長幅度�創造一個對等交流的面試環境�學習事物的歷程�詢問過去曾經共事過的對象�對於公司的了解程度�個人職涯與公司發展重疊�個性與企業文化是否符合
二十六、把舞臺搭建好
5提醒:清楚的北極星�提供舞臺�創造容錯的環境�充分授權、節點追蹤�三個臭皮匠,贏不過諸葛亮
二十七、雇主品牌
9加值:提供高於市場行情的薪資與福利�定期招募實習生�媒體曝光�持續招募�演講與活動�留才靠公司文化�經營個人品牌�公司變大是最好的名片�積極參與線下展覽
二十八、夥伴的成長你有責任
公司面:新創公司的定義�好公司的定義
精神面:願意付出奉獻的才是真人才�無私傳承
務實面:正確的投資時間
二十九、重要夥伴離職
1心態調整:理解這是一段旅程�2複盤:公司文化的考驗�3回應:天使之音�4作為:給予留下來的夥伴更多機會
第七部:站定腳步後,執行長該做的事
三十、對外(一):先行者優勢,後進者如何破局
6留心點:破局思維�模仿並優化�在同個市場中,玩不同遊戲�上游整合與資源下沉�根據市場狀況做優化�透過併購取得規模成長
三十一、對外(二):牛市拼成長、熊市重營運
3重點:營收來源多角化�牛市拼成長,熊市重營運�團隊內部佈局
三十二、對外(三):長線思考
6思維建立:擁有耐心�什麼事情是永久不變的�產業差異化�複利效應�自己當自己的敵人�終局回推
三十三、對外(四):不進則退
3挑戰:通膨壓力�為即將到來的風險留後路�創業本該不停進步
心態:信任與善良
三十四、對內(一):打造企業競爭門檻
6著眼點:文化與團隊�強而有力的產品�獨家壟斷與自有品牌�提高轉移成本與增加顧客依賴性�社群資產與數據累積�營運效率與供應鏈優化
三十五、對內(二):抓大放小
4重點:是否需要關注競爭者的一舉一動�淨利大於毛利�確認企業是否處於健康狀態�現金為王
三十六、對內(三):千錯萬錯,制度的錯
3思維建立:組織大小不同,適應的制度不同�以公司整體方向為考量�夥伴犯錯,怪制度
心態:制度需要示範
第八部: 站定腳步後,執行長要建立的健康心態(創業是一個修行的過程)
三十七、現實(一):創業者是孤獨的
9提醒:不為錢而創業�創業北極星�選擇志同道合的共同創辦人�加入一個適合的創業聚落與Mentor�找到自己的救命丹�記住每一次讓自己度過難關的那句話�想像創業是體驗人生的過程�理解創業不是人生的全部�承受痛苦的理由
三十八、學習(一):如何找到下一條成長曲線
6方法:從歷史學習�複製與跨域�觀察市場�替代性產品�市場上移與下沉�生態系完整化
三十九、現實(二):危機就是轉機
3危機:疫情改變了生活型態�面對競爭者致敬�重要合作對象轉奔敵營
四十、學習(二):如何複製成功
5練習:資源不能耗盡�成長結構漏斗化�創業者當先鋒�尋找可承擔責任的夥伴�角色的轉換
結語
.彎道超車的人生.培養年輕人才.做個對臺灣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