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並肩走在愛孩子的路上:
獻給親愛的小孩、親愛的你!
獻給親愛的小孩、親愛的你!
當孩子哭鬧奔跑、沉默不語,或出現身心症狀時,他不是想故意搗蛋,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呼喚世界的回應。這一刻,我們只需要適時地出現在他的身邊,傾聽他、讀懂他,在寧靜的陪伴下,他就能慢慢走出獨立的步伐,好好長大。
溫尼考特兼具小兒科醫生與精神分析師的雙重身份,終其一生關照著孩子們的成長。在本書中,他始終提醒著我們:孩子並不需要「完美」的照顧,一切只要「夠好」就好。
本書收錄了這位貼心的醫生橫跨四十年、共三十一篇的思想結晶,用包容、溫暖的語言,帶領我們進入孩子的內在世界。無論是嬰兒早期的發展、家庭對兒童生活的影響、各種症狀背後的心理成因,他都有著鞭辟入裡的洞見;另一方面,他也能退後一步、以更全觀的視野,探討小兒科醫師、精神分析師、心理學者、社會工作者等各種專業人員如何各司其職,真正為孩子們打造出「夠好」的環境。
這本書,獻給親愛的小孩,也獻給所有親愛的照顧者。無論你是家長、教師、醫師或社工,只要你曾在陪伴孩子的路上遭遇困難、疑惑,或感到無能為力,你都能在溫尼考特的文字裡,找到真實的理解與力量。
這本文集以個案難題為核心,如精心策劃的展覽般條理地呈現,為心理工作者、特教人員與社工打造了重要的里程碑,尤其對在各類機構中照顧困境兒少的工作者,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蔡榮裕
不同於溫尼考特的其他著作,本書以大量的臨床材料為主。在那些面向父母與各類照顧者的演說中,他提出了許多理解幼兒的實用觀點,而這些觀點正來自他作為兒科醫師與精神分析師的真實臨床經驗。——許薰月
本書特色
★收錄兒童心理學大師溫尼考特40年的長期觀察與思考靈光。
★三十一篇臨床與理論的精華,帶領讀者認識兒童的發展歷程。
暖心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石昱棋|牧陽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林玉華|前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系主任
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孫明儀|映安社會工作師事務所負責人
張通銘|彰基兒童醫院兒科部副部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士、
中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部定助理教授
郭煌宗|中國醫藥大學兒少發展暨心智行?科顧問
許薰月|諮商心理師、巴黎西堤大學精神分析與心理病理學博士
蔡榮裕|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分析治療督導、臺灣分析治療學會理事長、
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
謝佳芳|紐約IPTAR兒童與青少年精神分析取向治療師
|按姓氏筆劃排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