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你老得比你想的快?從營養、肌力到腦部保健,掌握健康老化的黃金關鍵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82635
石浦章一
徐詩涵
莫克文化
2025年10月02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6263982635
  • 規格:平裝 / 216頁 / 21 x 14.8 x 1.3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0歲~99歲


  • 醫療保健 > 醫學/醫療史 > 醫療常識











    健康長壽不是靠運氣,而是靠你每天的選擇!


    最近是不是覺得記憶力變差、體力也大不如前,怎麼睡都睡不飽?


    明明吃得不多,體重卻還是默默上升?


    這些變化,不一定只是自然老化,更可能是身體正在悄悄發出警訊。


    ?


    本書由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石浦 章一 撰寫,結合他多年分子生物學與腦科學的研究成果,深入剖析老化、疾病、情緒與基因背後的重要線索與最新醫學知識。


    ?


    在書中你將會了解:


    ?蛋白質的影響不只關係到肌肉,甚至牽動你的大腦與認知力?


    ?為什麼減肥總是失敗?從能量代謝機制釐清脂肪囤積的真相。


    ?憂鬱症與失智症能不能預測?生物標記提供了關鍵線索。


    ?再生醫療、mRNA、基因療法真的離我們很遠嗎?


    內容從「吃什麼、動多少」,到「情緒如何影響腦部與健康」的話題探討,這不只是一本只談論醫療科普的書,更是你為未來做準備的實用指南。


    ?


    全書亮點:



    • 全面解析:阿茲海默症�肥胖�憂鬱症�慢性發炎�罕見疾病

    • 最新科學:腦部保健、生物標記、mRNA技術、基因療法

    • 專為30∼70歲關注健康的你量身打造,一本可行的長壽行動指南


    ?


    在這個資訊爆炸與保健焦慮的時代,這本書將幫助你重新建立一套理解身體的方式,拋開坊間迷思,用科學為自己做出更好的選擇。


    因為「老化」已不再是只能接受的命運,而是一個可以預測、介入與調整的過程。


    從現在開始,與未來的自己好好合作吧!


     





    序言


    第1章 長壽與蛋白質—吃得對,就是不失智的關鍵


    何謂蛋白質(Protein)?�為什麼要知道食物裡有多少蛋白質?�認識胺基酸的神奇效果�胺基酸補充品真的有效嗎?�內臟疲勞的真相�蛋白質與基因的關係�只有2% 的 DNA 真正在製造蛋白質�專欄 關於「環境 DNA」�何謂失智症?�老年斑的元兇是什麼?�觀察大腦中的老年斑�輕度認知障礙是阿茲海默症的前兆�ApoE 基因可辦別阿茲海默症高風險群�ApoE 基因竟與長壽與運動風險有關?�阿茲海默症最新療法�連老化都能對抗?再生醫療的突破關鍵�iPS細胞的風險與潛力�mRNA 疫苗與「逆齡基因」的可能性


    第2章 肥胖與減重—為什麼會變胖?為什麼瘦不下來?


    發胖是命中注定的嗎?�別過度迷信「肥胖基因」的影響力�容易發胖的族群?�你心中的「理想體型」是哪一種?�能量收支就像家庭收支簿�專欄 假日時你該思考的能量平衡問題�把多餘的能量消耗掉�減重時,你該減的是脂肪還是肌肉?�營養學的基本概念�想減脂?別只靠少吃,還得動起來�減重不可少的運動�能量平衡失調的影響�燃燒脂肪�如何減少內臟脂肪?�減少脂肪真的不容易�低醣飲食的危險性�減重的關鍵原則


    第3章 肌力與體能—邁向健康長壽的重要關鍵


    穿戴式裝置的時代來臨�何謂肌肉?�肌肉最多的部位在哪裡?�運動與肌肉纖維�日本人的體力與營養變化�必需胺基酸與肌肉增長的關鍵�體力也分兩種,你是哪一種?�運動的好處,遠比你想的多�運動能力真的由基因決定嗎?�長壽與基因的關係�肌肉與保健食品�運動↓肌肉↓骨頭健康�專欄 你知道嗎?早期的克羅馬儂人其實是黑皮膚�大腿粗一點越健康?�腦腸軸的最新科學�礦物質真的對人體有幫助嗎?�為了健康長壽所需的生活習慣


    第4章 探索大腦中的物質世界—最新科學發現與解讀


    觀察大腦�窺探他人的內心�調控大腦活動�不可為的非人道腦部操控�智力會遺傳嗎?�孩子的能力是怎麼決定的?�大腦改造�現實的討論�能否將基因導入人體?�用「刺激大腦」來治療疾病?�專欄 班傑明·利貝特的奇妙實驗


    第5章 生物標記—讓疾病診斷與預測更簡便


    血液檢查揭示的資訊�什麼是「血液生物標記」?�安潔莉娜?裘莉與 BRCA 基因突變�癌症從哪來?�非侵入式疾病預測,有可能嗎?�期待中的行為生物標記�健康監測科技的下一步�從呼氣檢測疾病�大腦結構能預測智力嗎?�尋找心理狀態的生物標記�探討憂鬱症與營養補充品的科學根據�憂鬱症的「單胺假說」�抗憂鬱藥物與作用機制�憂鬱症藥物的現況與更多可能�抗憂鬱藥的效果與隱藏的副作用�如何判定憂鬱症?�如何有效避免憂鬱症?�新一代抗憂鬱藥物的可能性�憂鬱症治療為何這麼難?�專欄 迷幻藥治憂鬱?解密新興療法的科學潛力


    第6章 對抗難治疾病—從基因療法到再生醫學的進展


    精準營養學治療疾病�利用反義寡核?酸消除疾病根源�臨床試驗是如何進行的?�改變剪接機制的治療策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SMA的基因突變與治療�SMA的第二種療法�客製化醫療的時代�藥價與患者數�高價藥物的未來與自製藥時代的來臨�專欄 藥效會因人種而異嗎?


    結語  從疫情到未來—為什麼生命科學與你我切身相關


    參考文獻




    其 他 著 作
    1. 就是不愛花椰菜:東大教授帶你破解大腦與基因的秘密
    2. 別再說你不聰明:東大教授教你64堂大腦聰明課
    3. 年輕腦的10個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