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明生長棲地與基植、顯微觀察細胞特徵,
辨識棲息於都市到山地430種苔、蘚與角蘚。
一起走出戶外賞苔,探尋可愛的苔蘚吧!
辨識棲息於都市到山地430種苔、蘚與角蘚。
一起走出戶外賞苔,探尋可愛的苔蘚吧!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苔蘚植物約有20,000種,在日本約有2,000種,
從低地到高山的岩石地區,到處都有生長。
本書中主要從這當中,介紹約430種常見於附近的市區
或田地、淺山、低地的常綠林和落葉林的苔蘚植物。
或許有人會想:「苔蘚那麼小,分辨得出來嗎?」
本書將種苔蘚的孢子的生長處、如何生長的宏觀視角,
到葉、莖、孢蒴(相當於草木的花)的微小特徵,配合大量照片進行解說。
此外,書中還介紹了許多顯微鏡照片,
讓讀者能從不同於往常的角度,欣賞苔蘚植物的風貌。
相信在觀察物種的特徵過程中,亦能逐步了解科和屬這些類群各自的特徵,
進而感受苔蘚植物深奧的魅力。
◎苔蘚植物的特徵
1)嬌小的尺寸是最大的優點──縫隙植物
2)從身體表面吸收、蒸發水分──變水性
3)透過「無性芽」繁殖
4)扦插與葉插也能繁殖
像這樣,苔蘚植物發揮獨特的性質,從南極的湖底,到高山聖母峰,在地球上各個角落的縫隙無處不生長。只不過,苔蘚不耐海水,在日本沿海地區目前僅發現1種苔蘚植物。
◎苔蘚植物的分類
苔蘚植物又稱為苔蘚類,分成「苔類」、「蘚類」、「角蘚類」三大類群。在分子系統分類學上,蘚類被認為是最早分枝出來,接著再依序分出苔類、角蘚類。三大類群是依據孢子體的特徵而分類,目前並未發現介於兩者之間的過渡性類群。孢子體也是科和屬的概念上最重要的特徵。野外觀察時,尋找孢子體是很重要的一點。
◎苔蘚植物的生活史
關於苔蘚植物,特別需著墨的特徵就是其生活史。一般植物有2個世代:染色體為單倍體世代的配子體,以及受精後形成的雙倍體世代的孢子體。
[何謂配子體] 配子體為生殖器官,產生藏卵器和藏精器,受精後會形成胚,發育成孢子體。孢子體無法獨立生長,而是緊貼在配子體的上方,長出孢子囊(苔蘚植物中稱為孢蒴),並在裡面產生減數分裂,形成孢子。孢子發芽後,便會長出配子體(原絲體)。
[散播精子的方法] 苔蘚植物的精子是所謂的水媒花(花粉依靠水傳播進行授粉的花),帶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動到藏卵器。也有很多種類是以精子細胞的形式釋放,當精細胞接觸到水面時,細胞膜會破裂,精子便會游出來。
[關於無性芽] 在苔蘚植物中,有許多種類會產生稱為無性芽的繁殖體。透過無性芽繁殖的方式大致分成「發芽後發育成原絲體」和「直接發育成植株」這2類。
本書特色
◎市售苔蘚圖鑑中,收錄物種數量最多的一本!
◎筆記本尺寸+軟膠書套,方便戶外賞苔隨身攜帶!
◎列出近親或類似物種,幫助辨識異同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