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懲罰,而是引導孩子建立自信與責任感
了解孩子的行為背後,藏著未被說出口的需求
阿德勒心理學,給父母與教師最實用的教養智慧──
了解孩子的行為背後,藏著未被說出口的需求
阿德勒心理學,給父母與教師最實用的教養智慧──
▎個體心理學與教育的深度結合
本書精選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關於兒童教育的經典論述,完整展現其「個體心理學」如何落實於家庭與學校教育現場。阿德勒是現代心理治療與教育心理學的重要先驅,他提出「社會感」與「生活目標」的概念,強調個體是在社會關係中尋求意義與價值。教育者應幫助兒童在互動中建立自信、責任感與合作態度,這些理論也成為今日許多教育理念的根源。
▎尊重與鼓勵:教育的兩大支柱
本書核心強調阿德勒對「尊重」與「鼓勵」的重視。他認為教育不是權威命令與服從的過程,而是建立在人際尊重基礎上的對話與引導。只有當兒童被視為平等的個體,他們的行為與情感才能健康發展。阿德勒主張以正向方式鼓勵孩子發揮潛能,面對錯誤與困難不以懲罰解決,而是透過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引導其自我修正與成長。
▎家庭教育與親師合作的關鍵意義
書中探討多種與家庭教育相關的議題,例如過度保護、溺愛、權威壓制與父母爭執對兒童心理的長遠影響。阿德勒強調家庭是人格發展的第一環境,父母的態度與行為將深深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本書也強調教師與父母的合作關係,指出親師之間的信任與一致性,是教育成功不可或缺的關鍵。透過真誠溝通與協作,才能打造有利於兒童成長的教育氛圍。
▎從理論到現場:實用的教養與教學建議
不同於抽象的理論說明,本書呈現阿德勒豐富的實務觀察與具體案例,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將理論落實於教學與教養之中。無論是面對學習動機不足、行為偏差、同儕衝突,或是孩子缺乏責任感等情形,書中皆提供實際可行的建議與解決策略。這使本書不僅具學術價值,也成為父母、教師與教育工作者手邊實用的教育指南。
▎重新思考「為什麼而教」?
雖然阿德勒的教育思想誕生於二十世紀初,但其理念與方法至今仍充滿前瞻性,尤其在強調兒童尊嚴、情感教育、社會參與和正向激勵等方面,深具現代教育精神。本書不僅有助於讀者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為何」,更提供了一種關懷個體、連結群體的教育新視野。無論是教育研究者、實務教師,或是關注親職議題的讀者都能在本書中獲得指引。
本書特色
本書精選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關於兒童教育的重要論述,展現其「個體心理學」在教育上的深入應用。他強調每個孩子都是獨特且值得尊重的個體,教育應以鼓勵與合作為核心,引導兒童發展社會感、自信心與責任感。書中內容涵蓋家庭教養、親子溝通、學校生活、師生關係等主題,並針對常見教育問題提供具體建議與實踐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