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我很少在創作初期就思考一本書要寫的內容。通常我會先從一些有趣的形狀或詞語開始摸索,試著發現它們最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雖然我努力客觀傳達這些元素想說的故事,但最終的作品總是會變得非常個人。故事就這樣自然而然的冒出來了。
當我動手創作《蠟筆小紅的煩惱》時,我想的是當蠟筆標籤上的顏色和實際顏色不符時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但是,在我寫下各種形容蠟筆小紅的用語時——「他的頭不夠尖」、「他不太聰明」、「他應該畫用力一點」——我開始聽見過往的聲音。我知道,在某種層面上,這就是我自己的故事。
我有閱讀障礙。小時候,我不覺得自己被貼標籤,我只是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其實我確實不算聰明,但我跟所有人一樣:有些方面聰明,有些方面不聰明。)故事中的小紅是一枝藍色蠟筆,卻被貼上紅色標籤,他只用畫紅色的能力來評判自己。他接受了別人給他的標籤,因此痛苦不堪。他拚命想把自己畫成紅色,在同學面前丟臉,最後挫折的衝了出去。
小紅和我都很幸運,身邊有支持我們的人。大家都想幫忙,但幾乎沒人能看穿標籤的表象,他們的好意反而讓情況更糟。我相信我們對彼此造成的傷害,大多出於無知而非惡意。
我希望《蠟筆小紅的煩惱》能成為幫助孩子學習顏色的好教材之一。我希望每個年齡層的讀者都能欣賞小紅那些好心的朋友與家人的搞笑行為——他們就是看不透官方標籤的束縛。我希望這本書能引起課堂上的討論,討論不要以貌取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以及做真實自己的重要性。我也希望《蠟筆小紅的煩惱》能讓人反思孩子被貼標籤的細微過程,提醒我們要從孩子的成功而非失敗來看待他們,以及找到人生歸屬的純粹喜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