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旅人》作者邱一新
三十多年來探訪世界的「觀看之書」
?
旅行的奧義,不在於尋找新風景,而在於取得新的目光,
將經驗折射成看世界的新觀點,即所謂的「旅人之眼」,
從路上獲得啟示和領悟。
?
從觀看世界,到看懂自己。
這不只是一本旅行書,更是一份給旅人心靈的邀請。
?
「旅行只是看風景嗎?」
「如果看得夠深,風景會把人帶回自己。」
旅行,是為了抵達某地,還是為了重新認識自己?
走過世界五大洲,踏上五十多個國家與地區,邱一新在歷經三十年的閱讀與行走後,以一名旅人的身分回望足跡,用一雙經歷世事的眼,寫下一本關於觀看與覺醒、移動與重塑自我的散文集——《旅人之眼》。
這不是一本以景點為中心的旅行書,而是一本從風景中提煉出生命意義的「觀看之書」。他曾帶著《倚天屠龍記》走進伊朗拜火教聖地,也曾在撒哈拉沙漠尋找三毛的足跡;曾在馬雅各來台的路上感悟信仰的力量,也曾在巴黎拉雪茲公墓前凝視卡拉絲墓誌銘的孤絕。他用旅行記錄下真實世界,也用文字穿透表象,凝視每一段文明背後的故事、每一段旅程背後的自己。呈現的每個字句,不僅是一次次跨文化的親身見聞,更是一次次靈魂的撞擊與反思。書
中穿插聖經典故、希臘神話與世界文學元素,讓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不只是事件,更昇華為哲思。
旅行之於他而言,不是逃避,而是一種「觀看」的修煉。借用希臘哲人之語,將人類觀看的方式分為「Blepo(用眼看)」、「Theoreo(用思考看)」與「Eido(用心看)」。寫下旅程,也寫下他如何從Blepo到Eido——從外在景物走進內心世界。因此如果說「風景」是一種意義的載體,本書每一則旅行故事涉及的旅行觀看,就是一種「意義的提取」。
其實走出去的每趟旅程都在告訴我們:世界很大,但內心的空間更大。這不是一本告訴你該去哪裡的書,而是一本分享「為什麼出發」、「如何看見」的書。獻給還在行走、也願意停下來思考的你。
一切都在變化之中,許多景物都在消失之中,隨著世事變化無常,物價上升,行程改變,好地方變壞,壞地方每況愈下,沒有事情是不會改變的。不變的是,旅人的倔強身影與書寫,使自己在混濁之世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