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任性地當個「異類」
第一章 以活出真實的自己為目標
01別思考,去感受
02理想的任性:不受他人的干擾而活
03當你感到這個世界讓人活得很辛苦
04改變那些折磨自己的思考習慣
05內向的人反而能活得更好
06培養自我肯定感的自主訓練
07從閱讀中學到的事
08任性活一回的任性
09擁有只屬於自己的幸福守則
10幫助你找回自信的每日習慣
11在關鍵時刻堅持自己的立場
12了解自己的習性,才能判斷當下的狀態
13不要期待人與人之間能完全理解彼此
14認真聽取他人意見,但不必言聽計從
15就算生氣也要忍耐六秒
第二章 不逞強也可以的任性
16不逞強的生活方式才是任性的極致
17不必放棄人生的所有目標
18當你有「不想再努力了」這個念頭的時候
19明確區分:哪些要講究,哪些該放下
20將目標從「不想做的事」轉向「想做的事」
21「自力」與「他力」有何不同
22善用「莫札特效應」,自在過生活
23靠不硬撐來馴服疾病
24打造恰到好處的「小小喜悅」
第三章 改變心靈的尺度,自由地生活
25對自己宣告,貫徹任性到底
26向自己發出宣言,對生活保持憧憬
27不被「平凡人生」的觀念束縛的任性
28「第三空間」能帶來人生的改變
29不妥協,奔放地活下去
30更新你的常識
31讓自己偶爾跳脫框架
32過「低反彈力」的生活
33不要被網路的「過濾氣泡」效應欺騙
34從「偏差值」切換到「特異值」,改變生活節奏
35用「未來設計」的思維過日子
36如果感到卡關了,試著改變生活空間
37只要活得開心,在哪裡生活都可以
38遠離日本,移居海外的任性
39「我想要……」的夢,會帶你活出自己
40失敗也沒關係,能學會寬容就值得
41婚姻的形式,本來就可以隨自己決定
42主婦們,現在正是任性生活的時候
第四章 即使任性,也能與人建立良好關係
43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充滿心意的對待
44練習接納對方的自由
45有孩子也好,沒有也沒關係
46用世代傳承來打破人生的停滯感
47孩子是國家的寶,由社區共同養育孩子
48讓孩子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49擔憂沒有知心朋友是自尋煩惱
50遠離飄散腐敗氣味的人際關係
51即使在困境無法懷抱夢想,也要隨時訂下目標
52如何度過「第二青春期」
53不要認為「自己就只能這樣了」
54向「悟世代」學習剛剛好的任性
第五章 「貫徹自我」的任性
55年紀漸長,更要勇於任性
56不隨波逐流的任性最迷人
57將剛剛好的任性化為生命的力量
58生命的最後階段更該任性一點
59任性的葬禮,連感謝函都先準備好
60自己的生命該由自己負責
61將自己的所有運用到最後一刻
62讓病重的家人吃喜歡的食物
63如何提高人生的滿意度
結語 不把人生託付給AI的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