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穩定幣:數位金融的未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023603
高華聲,林雅恆
高寶
2025年10月09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6264023603
  • 叢書系列:RICH致富館系列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RICH致富館系列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觀念/趨勢









    前言 穩定幣的「ChatGPT時刻」



    第1章 去中心化的務實變革:穩定幣的起源與發展


    1.1 比特幣走向「支付工具」的失敗嘗試

    1.2 技術驅動:從「加密龐克」到「金融樂高」

    1.3 填補鏈上與鏈下的結構裂縫:穩定幣的誕生

    1.4 何以得名「穩定」幣:穩定幣的定義

    1.5 穩定幣十年進化簡史



    第2章 穩定幣全景圖:類型與運行機制

    2.1 數位貨幣時代的「銀行票據」:法幣抵押型穩定幣

    2.2 去中心化的可信任代碼:加密資產抵押型穩定幣

    2.3 去中心化貨幣政策的實驗場:算法穩定幣

    2.4 應運而生:收益型穩定幣



    第3章 基礎設施:穩定幣的系統架構

    3.1 發行者:從「代幣工廠」到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者

    3.2? 託管方與合規服務商:穩定幣生態的信任背書者與風險防火牆

    3.3? 流動性提供者與交易平臺:穩定幣流通的發動機與終端介面

    3.4 錢包與支付平臺:穩定幣的「最後一公里」

    3.5? 結算網路(公鏈):穩定幣的「行駛公路」與競逐主戰場



    第4章 如何改變世界:穩定幣的市場應用

    4.1 重塑全球支付體系:從技術替代到制度挑戰

    4.2 跨境支付的結構性瓶頸與穩定幣的替代潛力

    4.3 作為加密貨幣交易的結算媒介

    4.4 DeFi金融體系的核心構件與制度支柱

    4.5 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

    4.6 穩定幣重塑新興市場金融生態



    第5章 作為挑戰者:穩定幣對傳統金融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5.1 穩定幣衝擊傳統金融

    5.2 傳統金融機構的應對與合作路徑:從抵抗到融合

    5.3 穩定幣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



    第6章 作為被挑戰者:穩定幣面臨的困局與考驗

    6.1 威脅國家貨幣主權

    6.2 去中心化帶來「監管真空」

    6.3 合規性與營運管理的雙重挑戰

    6.4 灰色產業隱憂



    第7章 穩定幣治理:創新與監管的博弈

    7.1 穩定幣的野蠻成長

    7.2 主要經濟體的監管實踐

    7.3 數位金融「緊箍咒」:穩定幣合規監管的核心議題



    第8章 美元穩定幣的商業版圖:三個案例

    8.1 Tether與USDT:填補加密世界的美元空白

    8.2 Circle與USDC:打造「可監管的鏈上美元」

    8.3 川普家族與USD1:政治權力和數位貨幣的勾連



    第9章 穩定幣市場的藍海

    9.1 金融基礎建設新格局:穩定幣市場現狀

    9.2 誰主沉浮:多元格局下的共存博弈

    9.3 預見數位貨幣生態的未來



    第10章 「數位布列敦森林體系」:穩定幣重構全球金融秩序

    10.1 傳統金融體系:舊秩序的裂縫

    10.2 穩定幣與數位美元生態:新秩序的可能與代價



    第11章 從防禦到布局:穩定幣時代的中國行動

    11.1應對加密貨幣衝擊

    11.2穩健開放的穩定幣發展路徑

    11.3穩步審慎推進數位穩定幣



    結語 穩定幣的金融革命,尚在黎明前夜





    前言



    穩定幣的「ChatGPT時刻」




      2025年,美國國會通過穩定幣監管法案,成為穩定幣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節點。這不僅為全球穩定幣行業確立了明確的合規路徑,也標誌著加密金融資產從「邊緣實驗」邁入主流金融體系的關鍵躍升。過去十年間,加密貨幣長期處於「炒作工具」、「監管灰色地帶」、「技術創新」三種定位的拉扯中,廣泛面臨公眾信任危機與政策不確定性。然而,穩定幣作為錨定法幣 、用途清晰且在支付和儲值領域已有廣泛應用的數位資產,悄然在金融、貿易、支付、財政甚至公共政策層面占據重要地位。



      我們不妨把這個轉捩點比喻為區塊鏈行業的「ChatGPT時刻」。如同ChatGPT將人工智慧從封閉的研究領域帶入千家萬戶、激發了新一輪生產力革命,穩定幣監管的正式通過,也極可能推動區塊鏈走向制度化的全新階段。ChatGPT是AI從「演示」走向「工具」的分水嶺;而2025年,則可能是區塊鏈技術從「資產投機」走向「國家金融基礎設施」的轉捩點。



      隨著合規穩定幣的發展提速,其潛在價值也被重新定義:不再只是交易所中的撮合中介,更是跨境支付的基礎通道、現實世界資產(Real World Assets,RWA)映射的價值錨定物,甚至可能成為社會福利支付、財政撥款、央行數位貨幣試行之間的中間橋梁。例如,合規穩定幣有望簡化對帳與清算流程,降低支付成本,提升跨境交易效率,同時也為「可程式設計貨幣」(Programmable Money)、「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財政支出」等創新政策提供技術應用的可能性。



      在這個轉變的背後,是全球多個地區監管態度的明顯分化與政策實驗。例如美國穩定幣監管中的「聯邦—州」協作機制初現雛形,PayPal、Visa、Circle等主流金融與科技企業積極參與試行;而香港則推出《穩定幣條例》,借助港元穩定幣打通數位金融生態,有機會打造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沿試驗場域;新加坡則透過其金融管理局(MAS)主導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鼓勵現實世界資產、支付鏈路和鏈上身分系統與穩定幣深度結合。



      這不僅是加密技術的競賽,更是全球貨幣秩序和金融治理結構的博弈。過去「美元vs. 比特幣(Bitcoin)」的單一焦點,正逐步演變成「美元vs. 穩定幣vs. 數位法幣」三足鼎立的格局。這場博弈將決定未來十年全球資本流動的路徑、公共財政的效率邊界,甚至貨幣主權的重新劃界。



      因此,本書不僅將回顧穩定幣從2014年Tether創立,到2020年DeFi熱潮,再到2022年Luna�UST崩盤的跌宕起伏,也將深入分析各類穩定幣(法幣抵押型、加密資產抵押型、算法型)的設計邏輯、底層機制與潛在風險。此外,我們將系統梳理穩定幣基礎設施(包括發行方、錢包、結算層、合規層、鏈上治理機制等)如何構成未來數位金融體系的作業系統,嘗試從制度、技術與地緣政治三重維度,回答如下問題:



      ●? ? 穩定幣是如何從「流動性媒介」演化為「鏈上資產管理協議」的?

      ●? ? 哪些經濟體和機構將在穩定幣全球規則博弈中掌握話語權?

      ●? ? 美國的穩定幣相關法案對全球金融監管框架有何示範意義?

      ●? ? 香港能否借助穩定幣之機成為人民幣出海的「數位中樞」?

      ●? ? 中國應如何在「防範風險」與「制度創新」之間把握平衡?

      ●? ? 穩定幣將如何挑戰美元主導的國際支付與清算系統?是否可能在發展中國家形成「非美元替代方案」?



      本書所提及的數據與案例來源,包括CoinMarketCap、CoinGecko、Messari、Visa Onchain Analytics、Aave、Compound、香港證監會、Circle、Tether、PayPal等權威資訊平臺與機構官方發布的數據,同時參考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清算銀行(BIS)、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國際組織與主要金融監管機構發布的相關文件。



      本書既是加密世界的制度分析手冊,也是理解未來金融秩序演化趨勢的前線記錄。對政策制定者、金融機構、投資人與技術從業者而言,穩定幣的「ChatGPT時刻」已然到來,它不再是「投機者的金礦」,而是「制度改革者的工具箱」。



      當然,穩定幣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技術安全、金融監管、反洗錢合規、貨幣政策干擾等問題不可忽視。本書特別提醒讀者在實際應用、投資或開發中,嚴格遵守所在地區的虛擬資產法律法規,避免誤入灰色地帶或違規操作。



      未來屬於敢於建構新秩序者,而穩定幣,或許正是數位金融秩序的起點。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