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養生要先調陰陽 你知道什麼是陰陽嗎?
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在中醫的應用
養生不只為了防病,重點在於調陰陽
如何判斷體質偏陰或偏陽?
陰性體質的特徵
陽性體質的特徵
吃對食物,輕鬆調理身體陰陽
根據個人體質選擇食物
注意食物的性味歸經
飲食要順應四時變化
寒熱平衡
10種屬陽食物
10種屬陰食物
滋陰又補陽的藥膳
黃耆黨參母雞湯�黨參靈芝紅棗飲�人參紅棗烏骨雞湯�茯苓栗子紅棗粥
四個滋陰補陽的穴位
太溪穴
海照穴
命門穴
至陽穴
滋陰補陽要注意生活細節
流汗過多,傷陽也耗陰
經常熬夜,傷陰又傷陽
起居有常,陰陽才平衡
注意休息,有效調陰陽
第2章 調好體質不生病 陽虛體質:倦怠無力,四肢冰冷
測一測,你是陽虛體質嗎?
為什麼會陽虛?
飲食調養:吃補腎溫陽的食物
核桃栗子飲�栗子燉雞�蒜苔炒羊肉絲�韭菜炒雞蛋
經絡調養:全身暖洋洋
中藥調養:吃補陽祛寒的藥物
金匱腎氣丸,調理腎陽虛�麻黃細辛附子湯,調理心腎陽虛�理中湯,調理脾陽虛
運動調養:戶外運動時,要防寒保暖
四季調養:嚴冬避寒,春夏多晒太陽
陰虛體質:陰虛不足,煩躁易怒
測一測,你是陰虛體質嗎?
為什麼會陰虛?
飲食調養:吃滋陰生津的食物
銀耳奇異果羹�桑葚紅棗粥�雙梨汁�海參粥
經絡調養:不乾燥,不上火
中藥調養:吃養陰潤燥的藥物
六味地黃丸,調理腎陰虧虛�女貞子紅棗茶,滋肝陰,補腎陰�菊花枸杞茶,緩解眼乾、眼澀
運動調養:宜靜養,避免劇烈運動
四季調養:春夏防燥,秋冬養陰
氣虛體質:元氣不足,氣短懶言
測一測,你是氣虛體質嗎?
為什麼會氣虛?
飲食調養:吃健脾益氣的食物
八寶粳米粥�牛肉粥�雞蓉豆腐�山藥桂圓荔枝粥
經絡調養:氣血充足,有精神
中藥調養:吃益氣補虛的藥物
想要補氣又補血,就喝人參當歸茶�心氣虛,就喝七福飲�脾氣虛,就喝四君子湯�肺氣虛,就喝補肺湯�腎氣虛,就喝大補元煎
運動調養:輕量運動,培補元氣
四季調養:夏避暑,冬平補
痰濕體質:怠惰懶動,大腹便便
測一測,你是痰濕體質嗎?
為什麼會有痰濕?
飲食調養:吃化痰祛濕的食物
薏仁赤小豆粥�桃仁鯽魚湯�赤小豆冬瓜湯�山藥扁豆糊
經絡調養:健脾除濕是關鍵
中藥調養:用化痰祛溼的藥物
咳嗽痰多,用二陳湯來調理�胸悶噁心,就喝半夏白朮天麻湯
運動調養:多動少懶,全身出汗
四季調養:春夏多吃薑,秋冬少進補
濕熱體質:身體困重,多痘多瘡
測一測,你是濕熱體質嗎?
為什麼會有濕熱?
飲食調養:吃清熱利濕的食物
蝦米紫菜湯�橙香蓮藕�陳皮海帶湯�冬瓜皮湯
經絡調養:除濕清熱是關鍵
中藥調養:濕重?熱重?辯證論治
濕重就選六一散
熱重就選連朴飲
運動調養:長跑、游泳可清熱利濕
四季調養:長夏暑濕巧應對
血瘀體質:血行不暢,瘀滯成班
測一測,你是血瘀體質嗎?
為什麼會血瘀?
飲食調養:以清熱利濕為主
洋蔥炒羊肉�桃仁山楂荷葉粥�橘核玫瑰粥�赤小豆紅糖泥
經絡調養:活血化瘀是關鍵
中藥調養:應以活血、養血為主
胸悶疼痛,血府逐瘀湯可化解�補氣活血,可選當歸補血湯
運動調養:全身運動,助器運行
四季調養:春季多動,秋冬禦寒
氣鬱體質:鬱悶不舒,氣機不暢
測一測,你是氣鬱體質嗎?
為什麼會氣鬱?
飲食調養:理氣解鬱,健脾安神為主
香椿炒雞蛋�海帶蘿蔔排骨湯�玫瑰金桔飲
經絡調養:按摩刮痧來疏肝理氣
中藥調養:疏肝與行氣解鬱為主
逍遙散,疏肝健脾�半夏厚朴湯,化痰理氣�甘麥紅棗湯,安神補脾胃
運動調養:條神行氣
四季調養:春夏早睡早起,秋冬張弛有度
情志調養:少生悶氣,多放鬆
特稟體質:經常過敏
測一測,你是特稟體質嗎?
為什麼經常過敏?
飲食調養:清淡、均衡的飲食
綠豆楊梅茶�薯粉羹�黑米紅棗粥�蘋果優酪乳
經絡調養:益氣固表,增強抵抗力
中藥調養:玉屏風散,益氣固表
運動調養: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引發過敏
四季調養:春季升陽,遠離過敏源
精神調養:戒除煩躁,心態平和
平和體質:用心維持
測一測,你是平和體質嗎?
平和體質如何保養?
第3章 調理有方氣血足 什麼是氣血?
中醫所說的氣
中醫所說的血
氣與血的關係
人體的後天之本
測一測,你的氣血充足嗎?
遠離壞習慣,別讓氣血越來越差!
寒涼食物會影響氣色
經常熬夜會損耗氣血,臉色當然差
「美麗凍人」,當心寒從體入
長期久坐不動,容易氣血不暢
腳部不保暖,可能病從腳入
吃對食物,養出好氣色
10種補氣養血的推薦食材
12種補氣血的精選食譜
黑米銀耳紅棗粥�當歸紅棗牛尾湯�黑芝麻粥�銀耳櫻桃粥�桂圓枸杞雞湯�黃耆山藥粥�蓮藕紅棗湯�胡蘿蔔羊肉粥�枸杞牛肉湯�黃耆烏骨雞湯�陳皮枸杞豬肝湯
4種滋補藥膳,吃出好氣血
阿膠核桃紅棗湯�人參當歸豬心湯�黨參黃耆瘦肉湯�何首烏海參湯
疏通經絡,氣血就能暢通
經絡:氣血的必經之路
12條經脈氣血的每日運行時間
8個補氣又活血的穴位
氣海穴,補益元氣的要穴�關元穴,強身健體的元氣之處�陽池穴,振奮陽氣調三焦�內關穴,補益氣血安心神�血海穴,天然的補血要穴�足三里穴,益氣血,補元氣�三陰交穴,健脾和胃生氣血�湧泉穴,強腎安神促睡眠
簡單瑜伽天天練,氣血充足,就有紅潤好氣色
橋式:安神助眠
眼鏡蛇式:緩解腰痠背痛
貓式:促進骨盆腔的氣血循環
前彎休息式:緩解壓力,幫助睡眠
第4章 養好五臟保健康 五臟是如何工作的?
心是身體的「主管」
肝是「將軍之官」
脾是管「倉廩」的官
肺掌管呼吸
腎是一個人的「根本」
五臟工作協調,健康才有保障
腎能滋養心肝脾,與肺配合完成「呼吸」
脾能化生、運行氣血,滋養其他臟器
心負責血液調度,能支持其他臟器的功能運作
肺能為其他臟器提供營養
肝藏血,主疏泄,能決定其他臟器的安危
養心就是養精神
心臟的8個求救訊號,你一定要懂!
傷「心」的8種生活習慣
午時小憩,能夠稍微減輕心臟的負擔
經常快步走,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
大喜也會「傷心」,須防樂極生悲
紅色、苦味的食物,可以讓心臟變強勁
花生赤小豆湯�紅棗燉豬心�苦瓜煎蛋�桂圓蓮子粥
中藥調理,著重養心安神
酸棗仁粥養心安神,適合失眠多汗的人�當歸柏子仁粥,活血安神潤腸道�靈芝泡水喝,補心血、益心氣�喝丹參茶,預防心臟疾病
疏通經絡,心氣足了,心血就暢通
養肝就是調氣血
8個警訊提醒肝臟有問題
8個生活壞習慣容易傷肝
慢跑可以提升肝臟功能
筋舒則氣順,可經常拉筋
藥枕具有一定的清肝寧神的功效
青色食物,可以讓肝輕鬆舒暢
芹菜拌花生米�綠豆薏仁粥�菠菜豬肝湯�佛手瓜炒雞絲
中藥調理,養肝護肝
枸杞泡水喝,可養肝明目�決明子煮粥喝,明目又降壓�用鬱金來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香附是調經止痛的良藥
常刺激肝經,可以養肝護肝
脾不虛,病不找
脾虛的8個危險訊號
易傷脾的6種生活習慣
長夏時節,要注意防濕健脾
飯後散散步,健脾胃,助消化
經常吃黃色食物,讓脾更有活力
茯苓赤小豆小米粥�南瓜紅豆粥�胡蘿蔔玉米鯽魚湯�玉米山藥湯
中藥調理,輕鬆趕走脾胃病
消化不良,用陳皮來調理�料理中加白朮,腹瀉好得快�小兒積食,用神麴來消食�消化不良時,用麥芽來緩解
穴位療法,增強脾胃功能
養好肺,氣色好更年輕
肺虛的8個典型特徵
易傷肺的8種生活習慣
秋天保持神志安寧,以收藏氣血
每天1∼2次深呼吸,鍛鍊肺臟
養成游泳習慣,增加肺活量,強健肺功能
白色食物可以養肺、潤肺
銀耳簾子羹�蘿蔔百合湯�豬肺梨湯�荸薺雪梨汁
中藥調理,滋陰潤肺不咳嗽
肺燥咳嗽,吃百合可緩解�乾咳無痰時,可喝沙參麥冬茶�川貝母蒸梨,熱肺咳嗽才適用�咳嗽喉嚨痛,桔梗來消除
疏通經絡,養好肺,少感冒
養腎如養命,腎好命就長
腎虛的8個典型特徵
傷腎的8種生活習慣
冬至前後,要注重補腎氣
經常踮腳走,補腎固元,填精髓
拉耳垂,可使腎氣充盈
黑色食物可以補腎
核桃黑豆湯�桑葚黑芝麻米糊�黑米核桃糊�香菇黑棗粥
中藥調理,補腎陽,防落髮
用何首烏來補經血,有助生髮�喝鎖陽羊肉湯,鎖住陽氣不衰�五味子泡水喝,擺脫自汗、盜汗�杜仲治腎虛腰痛,有良好療效
調好經絡,腎氣足,精力旺
第5章 順應四季談養生 春季:養肝護肝,補陽氣
春季的飲食調養
春季的生活起居調養
春季的精神調養
春季的運動調養
春季的防病抗病
夏季:健脾除濕,養心為先
夏季的飲食調養
夏季的生活起居調養
夏季的精神調養
夏季的運動調養
夏季的防病抗病
秋季:補水多酸,潤肺燥
秋季的飲食調養
秋季的生活起居調養
秋季的精神調養
秋季的運動調養
秋季的防病抗病
冬季:養護腎臟,暖為宜
冬季的飲食調養
冬季的生活起居調養
冬季的精神調養
冬季的運動調養
冬季的防病抗病
第6章 不同族群,養生重點各不相同 年長者:飲食清淡,多運動
生活起居有規律
飲食清淡少油膩
心態樂觀多交流
積極運動保健康
兒童:營養全面,幫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