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史稿(二)
9789622578944
鄭宇碩, 石志夫
天地圖書
1996年1月01日
70.00 元
HK$ 63
詳
細
資
料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城市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叢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一九四九年成立以來,在外交工作上開拓了新局面,其間有順境逆境,有大成就,也有大周折。
本書兩位作者,長期以來研究中國當代外交歷史,他們合作撰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史稿》第一卷,受到讀者的歡迎,本書為第二卷,由一九六五至一九七八年這段時間,概述中國政府對外關係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戰略策略及對外實踐等,對中國與各國的政治關係,以及經濟、軍事、文化科學方面與各國的來往,條分薊R,深入中肯。
本書涉及的歷史時期,正好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十來年,其間中國外交工作的起伏甚大,毛澤東、周恩來都有大手筆,這些內容不僅理論性強,讀來也饒有趣味。
選載:
第一章 中蘇關係繼續惡化
第一節 蘇聯政局變動並未影響其對華政策
一、赫魯曉夫下台,中蘇關係全面惡化
中國黨和政府對待中蘇分歧,採取「堅持原則,後發制人;堅持鬥爭,留有餘地;堅持團結,反對分裂」的一貫方針。在中國國內建設需要一個安定的國際環境,又面臨美蔣威脅的條件下,不希望中蘇關係惡化。直到一九六四年四月十一日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在給赫魯曉夫的賀電中還說:「中蘇分歧和矛盾只是暫時的。一旦世界發生重大事變,中蘇兩黨兩國和我們的人民就會站在一起,共同對敵」。
一九六四年十月,赫魯曉夫被解除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職務,勃列日涅夫當選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柯西金被任命為部長會議主席,中國抓住機會立即主動派出周恩來、賀龍為首的中國黨政代表團赴蘇參加十月革命四十七週年慶祝活動,並同蘇共新領導舉行會談,希望以赫魯曉夫下台為契機,通過兩國領導人的直接接觸,尋求消除分歧,維護團結的新途逕。然而蘇共新的黨政領導人對中方代表表示:赫魯曉夫下台僅僅是因為他的工作方式問題,他的內外政策不變,他們在國際共產……
鄭宇碩 其他作品
邁進廿一世紀的中國外交——迴顧與前瞻
後冷戰時期的中國外交
九七過渡:香港的挑戰
政治學新論
中國與亞洲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