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成語動物學-鳥獸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248097
朱耀沂
商周出版
2007年1月11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系列:綠指環百聞館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成語背後的動物故事
成語動物學——鳥獸篇
成語動物學——蟲魚傳說動物篇
在《成語動物學》中,朱耀沂教授跳脫了以往成語釋義的窠臼,從科學的觀點提出了新的問題或看法,再結合許多有關動物形態、生理、行為、生活史的發現與分析,進而提出新解,並且適時地引出許多保育的理念。每則成語不過一千餘字,從引言、提問、分析到總結一氣喝成;引述的動物資料豐富多樣,分析的條理清楚易懂,而且文字生動有趣,讓人忍不住循著每則成語一路看下去,為精彩的內容拍手叫好。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李玲玲
中國文化中,成語是前人經驗智慧的積累,它讓語文的傳達得以言簡意賅。不只如此,每個成語背後往往還有一個精彩故事,或是一則寓言,一個啟示。
透過動物成語,也能發現古人對自然界的有趣觀察,他們經常利用觀察結果,以鳥獸蟲魚的型態與習性,來比擬、批評或諷喻時人時事。然而,在科學並不發達的從前,古人的觀察正確度如何呢?
以現今的動物學觀點,來檢驗動物成語所描述的正確性,是非常有趣的課題。例如《慈烏反哺》這則成語,是說烏鴉孝慈,會反哺母鴉。雖然其義在勉人孝順,但烏鴉真的會反哺嗎?站在現今動物學觀點,答案是否定的。然而古人為何觀察到《慈烏反哺》的現象呢?本書作者朱耀沂教授除了提出否定,也做了假設,或許確實有人在野外看過小鳥餵哺大鳥的孝親圖,但主角決不是烏鴉,作者甚至揣測,古人所見可能是被托卵的鶯科鳥類在餵食杜鵑科鳥類的超級大寶寶。
又如我們常指人云亦云、缺乏主見的人是《鸚鵡學舌》,但一些長期研究鸚鵡認知的科學家卻相信,鸚鵡能夠有意識地使用人類的發音與人交流。美國布蘭迪斯大學的派博格教授,自一九七七年起,訓練一隻灰鸚鵡三十年,牠已能掌握豐富的辭彙,能辨認五十種物品、七種顏色、五種形狀、七種材質,識別數目的多少,還懂得幾個動詞,能將動詞與不同的物體組合起來!
作者朱耀沂教授,既是著名的昆蟲學者,對於各類知識,也是博學多聞,例如在《貓鼠同眠》的成語中指出,貓是較晚被馴養的家畜,中國的家貓則是在唐朝隨佛經來到中土,目的是為了守護經典免遭鼠害,可惜這番貢獻卻也無緣在西遊記中掙得一角。
在《殺雞取卵》這樣平凡而容易理解的成語中,朱老師也能將想像力拉到鮭魚的世界,在鮭魚迴游產卵的地區,為了保育鮭魚資源,人們會將溯流而上的鮭魚捉來,擠出雌魚肚中卵,再擠出雄魚的精液,撒在卵上,讓它受精,孵化後飼養一段時間,再釋放回河裡。這種採卵方法,可說與「殺雞取卵」沒有兩樣,意義卻大相逕庭。雖然少有人《殺雞取卵》,但殺魚取卵的人卻不少,除了上述的鮭魚,台灣秋冬盛產的烏魚子、俄羅斯的鱘魚魚子醬,都是殺魚取卵的著名例子。
雖然《兩虎相鬥》這種場面想來慘不忍睹,其實在同種類的野生動物中這種情形通常很少發生。兩敗俱傷對雙方都沒好處,因此,自認不是對手的一方,往往會識相地離去。換句話說,「兩虎相鬥」通常只是試探性的比劃,甚少拼個你死我活。然而,當獅子遇上老虎又如何呢?兩者的戰鬥力指數誰強?在這單元中,朱老師也有詳盡的解說。
《囊螢照書》說的是車胤苦讀的故事,朱老師則很認真地計算需要多少隻螢火蟲才能閱讀,在車胤家鄉福建,有什麼種類的螢火蟲光度夠大又不太閃爍。然而,就算辛苦捕來數量足夠的螢火蟲,也不論可養活多久,在當時沒有玻璃、塑膠的年代,以車胤的貧窮程度,應該也買不起高級的絲綢薄紗,只能用透明度較差的棉麻布類,可想而知,《囊螢照書》是個非常缺乏效率的苦讀方式。
在檢視古人留下的動物成語的正確性中,朱老師同時帶領讀者,乘著成語的翅膀,遨遊繽紛的自然世界,並不斷假設、引申、舉例,每一個舉例又都是一個有趣的生態小知識。不過在諸如《漏網之魚》之類的成語中,朱老師也以現代保育觀念,強調留下漏網之魚的重要性,他舉例說:一條雌鮪魚產卵數多達千萬,能夠發育成熟的卻不到十隻,何時捕捉最有經濟效率?是等到成魚體重達一百公斤?或者以量取勝,長到五十公斤就可以?鮪魚類的稚魚幾乎沒有商品價值,但長大到一百公斤時,每公斤卻值上千元,顯然等牠長大後再捕才划算。那麼捕魚時,是不是也該用《漏魚之網》呢!
【兩書特色】
1. 由台大朱耀沂教授導覽成語動物園,廣博精深,趣味橫生!
2. 以現代動物學觀點,解說分析並評論成語的生態意義。
3. 藉由成語,認識古今中外的動物觀與自然生態,並建立正確的生態保育觀念。
4. 每則動物成語,注明出處,解釋內涵,並引述歷史故事或經典文句,考究嚴謹。
5. 兩冊共收錄207則動物成語,涵蓋蟲魚鳥獸和傳說動物,可說是以成語為貫串主軸的動物學百科。
專家推薦
在《成語動物學》中,朱耀沂教授跳脫了以往成語釋義的窠臼,從科學的觀點提出了新的問題或看法,再結合許多有關動物形態、生理、行為、生活史的發現與分析,進而提出新解,並且適時地引出許多保育的理念。每則成語不過一千餘字,從引言、提問、分析到總結一氣喝成;引述的動物資料豐富多樣,分析的條理清楚易懂,而且文字生動有趣,讓人忍不住循著每則成語一路看下去,為精彩的內容拍手叫好。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李玲玲
對學生來說,由於盛傳升學作文測驗時多用成語會加分,對大人而言,談話中引用成語也具有會心一笑的樂趣,因此這些年坊間的成語書出版得很多,但是朱教授這本『成語動物學』是一本絕對令你驚豔的作品,從書中我們不只認識成語的典故,還以生動的文筆將傳說、科學及保育觀念融合在一起。這本書不但能增加我們閱讀寫作與言談的能力,更可以是我們認識自然生態與開啟我們進入自然的行動契機。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李偉文
比喻是一個重要的修辭法,採用植物的特性或動物的行為與習性,及其與人類的關係的成語,可充分表達我們心中的最精微與深層的意涵,也更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本書解說動物成語的科學問題,可進一步了解比喻的妙語。
--林業試驗所所長 金恆鑣
假如讀成語能像逛動物園一樣,那有如在鬱鬱叢林深處與野生動物相遇的驚喜, 只有閱讀朱耀沂教授的成語動物學方有如此感觸。透過朱耀沂教授的博學,他細心解說鳥獸蟲魚相關的成語故事,更能體會我們中文用語的精緻表現,成語結合動物學是百科辭典中的百科。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林良恭
這本「成語動物學」是由治學嚴謹的動物學家朱燿沂教授,以現代的動物科學論據,來重新詮釋我們耳熟能詳及常運用的成語,賦以這些成語新而正確的論點,並以對諸多動物有更深入與廣泛的認知,可謂是一本現代的「新鳥獸蟲魚疏」,值得一再詳讀。
--台北市立動物園園長 陳寶忠
朱耀沂教授是有名的昆蟲學家,他的博學多聞和興趣寬廣在學術圈中更是眾所周知。朱教授以他深厚的專業基礎,以及他對大自然廣泛的知識,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瞭解與動物相關的成語的由來,解釋了其中的意涵,並進一步討論與成語內容相關的當今社會或環境現象。此書應該是每戶必備的參考書或課外讀物。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劉小如
作者簡介
朱耀沂
1932年出生於台南;
國立台灣大學植病研究所昆蟲組碩士;
日本九州大學農學博士;
1969~1997年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
退休之後,著作斐然,《熱帶昆蟲學》、《午茶昆蟲學》、《黑道昆蟲記》、《昆蟲雜貨店》、《昆蟲聊天室》、《蜘蛛博物學》、《台灣昆蟲學史話》、《人蟲大戰》、《情色昆蟲記》、《成語動物學—鳥獸篇》、《成語動物學—蟲魚傳說動物篇》等超過百萬字以上的著作,本本廣博精深!
朱老師是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台灣昆蟲研究史上的重量級人物,畢生研究昆蟲與蟲害,對於昆蟲專業而博學。學生敬稱他為「昆蟲博物館」,貼切表達了他對台灣昆蟲界的貢獻與地位。
認識他的人,皆知他學問之廣博猶如一巨冊的百科全書,昆蟲的專業之外,對於動物學、文史哲皆有豐厚素養。在退休的生活中,他不僅一如往昔閱讀大量書籍、參與國內外學術研討會,幾年間更累積了可觀的相關著作,對昆蟲的熱愛、對學術教育的投入,令人景仰。
目
錄
篇 獸類
獸類
◆洪水猛獸
◆珍禽異獸
獸類——猴
◆沐猴而冠
◆教猱升木
◆樹倒猢猻散
◆山上無老虎
◆猴子稱大王
獸類——貓
◆貓鼠同眠
獸類——虎
◆兩虎相鬥
◆放虎歸山
◆虎不食子
◆為虎傅翼
◆紙紮老虎
◆畫虎類犬
◆調虎離山
◆餓虎飢鷹
◆騎虎難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初生之犢不畏虎
獸類——獅
◆河東獅吼
◆獅子搏兔
獸類——豹
◆豹死留皮
獸類——狗
◆犬馬之勞
◆泥豬瓦狗
◆狗仗人勢
◆狗尾續貂
◆狗急跳牆
◆狗改不了吃屎
獸類——狼
◆如狼牧羊
◆狼心狗肺
◆狼多肉少
◆狼吞虎嚥
◆狼披羊皮
◆狼狽為奸
獸類——狐
◆狐死首丘
◆狐埋狐搰
◆狐假虎威
◆與狐謀皮
◆篝火狐鳴
獸類——貍
◆一丘之貉
獸類——熊
◆虎背熊腰
◆夢熊之喜
獸類——鼠
◆兩鼠鬥穴
◆鼠目寸光
◆鼠肚雞腸
◆稷狐社鼠
◆窮鼠齧貓
◆蟲臂鼠肝
◆羅雀掘鼠
獸類——鼯鼠
◆梧鼠技窮
獸類——兔
◆守株待兔
◆兔死狗烹
◆狡兔三窟
獸類——象
◆香象渡河
◆象齒焚身
◆群盲摸象
◆狗嘴吐不出象牙
獸類——馬
◆土牛木馬
◆秋高馬肥
◆害群之馬
◆馬不停蹄
◆塞翁失馬
◆駑馬戀棧
◆東風吹馬耳
獸類——驢
◆非驢非馬
◆博士買驢
◆驢蒙虎皮
獸類——牛
◆牛山濯濯
◆牛頭馬面
◆牛驥同皁
◆汗牛充棟
◆吳牛喘月
◆放牛吃草
◆童牛角馬
◆對牛彈琴
◆初生之犢不怕虎
獸類——羊
◆羊入虎口
◆順手牽羊
◆掛羊頭賣狗肉
獸類——鹿
◆中原逐鹿
◆指鹿為馬
獸類——羚羊
◆羚羊掛角
獸類——豬
◆豕突狼奔
◆狗彘不若
◆豚蹄穰田
第二篇 鳥類
鳥類
◆一石二鳥
◆倦鳥知還
◆鳥盡弓藏
◆鳥語花香
◆插翅難飛
◆愛惜羽毛
◆籠中之鳥
◆泰山壓卵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鳥類——麻雀
◆門可羅雀
◆掩目捕雀
鳥類——伯勞鳥
◆南蠻鴃舌
鳥類——燕子
◆五雀六燕
鳥類——烏鴉
◆月落烏啼
◆信筆塗鴉
◆烏合之眾
◆烏面鵠形
◆慈烏反哺
◆愛屋及烏
◆鴉雀無聲
◆天下烏鴉一般黑
鳥類——鸚鵡
◆鸚鵡學舌
鳥類——鳩鴿
◆鳩佔鵲巢
◆鵲笑鳩舞
鳥類——鷹
◆鷹瞵鴞視
鳥類——貓頭鷹
◆梟雄之姿
◆鴟目虎吻
鳥類——鸛
◆倚裝鵠候
◆輕於鴻毛
鳥類——雁
◆雁序分行
◆雁足傳書
鳥類——鴛鴦
◆交頸鴛鴦
鳥類——海鷗
◆鷗鳥忘機
鳥類——雞
◆牝雞司晨
◆金雞獨立
◆鬥雞走狗
◆殺雞取卵
◆寧為雞口不為牛後
序
序
讓好奇的人類 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閱讀朱教授的這本《成語動物學》,猶如在逛一種另類的動物園,裡面包羅萬象,不一而足,舉凡牽涉到蟲魚鳥獸的成語,大都囊括其中。而講到動物園,不禁讓我想到《好奇的人類》一書的作者萊歐.華生。身為動物行為學博士又曾任動物園主的他,依其獨到的敏銳觀察力將動物歸為兩大類型:獅型動物天生慵懶,在牢籠中天天睡覺,無所世事;虎型則無法忍受怠惰,是個機會主義者,關在籠中顯現不安,四處踱步。華生發現人類的特性也屬於虎型,推論由於人類早期的生活環境需要密集而主動探索,導致現在很容易就有行為氾濫的傾向,不斷在生命過程中尋找更為複雜的表達形式。
成語的使用與發展,正符合上述所謂「好奇的人類」所做的複雜而傳神的表達。這些言簡意賅的成語,背後都隱藏著一些故事,然而,隨著時間的流轉,許多原意漸漸流失,我們往往使用時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於是,「好奇的人類」又會想進一步瞭解事物的來源,探究背後的成因,我想這也是促成此書的潛在因素之ㄧ。坊間有許多闡釋成語故事的書籍,其中多數著重於說明背景的歷史故事,偏向人文方面,即使是解釋到涉及自然方面的成語,也多圍繞在現象面的說明,至於其背後究竟有何道理,就像是失落的一環,而此書剛好補此缺憾。
拜讀朱教授這本《成語動物學》,無異是開了眼界!這才驚覺有關動物的成語竟有如此之多,朱教授整理出兩百多則,仍在後記中慨歎有遺珠之憾。全文分上下冊出版,第一冊為〈鳥獸篇〉,第二冊則為〈蟲、魚與神話篇〉。在書中,朱教授不僅說明這些成語的背後起源,引述歷史故事或經典文句出處,同時以他的科學專業,進一步敘述這些動物的相關生活習性與行為等,旁徵博引,豐富有趣,全書可謂是以成語為貫串主軸的動物學百科。此外,書中有時還會與國外類似的的成語互相對照,例如「一箭雙雕」與「一石二鳥」,一中一西各自發展出相同的意涵,形成東西文化相互輝映的異曲同工之妙。更棒的是,朱教授在書中穿插了很多自己手繪的可愛動物圖,不得不令人佩服這位左右腦都發達的學術界奇人。
朱教授是昆蟲界的大師,我雖然從沒能真正修過老師的課,但是受益於他很多,可謂是私塾弟子。而認識的人都知道他知識淵博,實為一位博物學家,相形於他所知道的學問,昆蟲知識真只能算是「雕蟲小技」,讀者可以從他此書及已發表的作品窺知。而此書內容橫跨文史,又讓我見識到朱教授的功力。我懷疑朱教授或許以為我在大學時,由文學院歷史系轉到昆蟲系,可能稍有文學造詣與歷史知識,因此給我這機會寫序,豈知我事實上也只是個「紙紮老虎」!也或許他是想藉此機會展現實力,果然他成功了,我對朱教授的敬佩又加三分,五體投地! 尤其寫此序言,相對於他豐富的內容,令我感到捉襟見肘、相形見絀,加上時間匆促,「狼吞虎嚥」地讀完全文,序言寫來還真有「狗急跳牆」之感。但是答應老師在先,縱有「騎虎難下」之窘境,也非效此「犬馬之力」不可。希望此序文不致「狗尾續貂」,在老師退休後的系列精采書籍與眾多前輩的序言佳作之後,因我而壞了水準。不過私心想來,拜老師之大名為他寫序,或許我日後可以因此而「狗仗人勢」「狐假虎威」,招搖一翻!
以上借用本書的一些成語,雖有濫用之嫌,唯望讀者包涵。有興趣的話,可進一步由本書查到典故與說明,欣賞朱老師如何以博物學家的觀點述說成語故事。恭逢老師退休十週年,七十五大壽在即,願著作等身的老師龜鶴遐齡,健康長壽,繼續寫許多書以饗後輩,滿足我們這些「好奇的人類」。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楊曼妙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