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同樣來自遠東的日本建築師亦不遑多讓。除了曾以「Made in Tokyo」轟動歐洲建築學術界的Atelier Bow-Wow獲邀於造船廠主題展區展出之外,日本館策展人五十嵐太郎與年輕建築師石上純也詮釋的「Extreme Nature(極度自然)」,利用極輕薄的溫室建築及豐富多元的植物重疊共構,配合家具的置入,將既存的室內?外空間其境界模糊化、曖昧化,成功刻畫出消融於自然環境裡的建築風景──一種不同於重視建築本身的物質性,而把建築與環境放在同一水平上加以把握,拉開建築知識論上另一個嶄新序幕的宣言。
而匈牙利館之數位建築的「擴增實境」,則出自另一位日本新秀建築師市川創太之手。這個名為「Copora in Si(gh)te」的傑作,藉由集結周遭環境資訊,運算出特殊的結構形貌,就如同生命體面對環境的變動時,對應產生的動作會持續變化一樣,是一種在數位科技支持下具體呈現的,有機的、由內而外衍生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