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為甚麼我們要認識俄羅斯和伊朗……
沈旭暉
陳婉容在大學時期是我的學生,後來再聽到她的名字,是在報章讀到她的文章,當時儼如一個年輕版張翠容。後來她的身份又成為了「南韓駐港領事館外交部國際政治研究員」,和我做訪問。後來又發現,她寫的國際關係評論愈來愈多,而且大都是關於一般人忽略的第三世界;再後來還知道,她打算到海外進修,如無意外,大概很快成行。
其實,這樣的生活,放在其他地方,可說是平常不過。但當我們生活的時空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她的人生選項,卻顯得卓立獨行。無論是哪個世代,這裡都習慣了朝九晚六的辦公室工作為常規,任何走出溫室的決定,都彷彿驚世駭俗,「讀國際研究來做甚麼」,也就成了比「為甚麼要讀書」更理直氣壯的「人生智慧」。陳婉容走到今天,卻證明了路是人走出來的,為大眾帶來國際視野不等於沒有市場,不呆在同一個辦公室也不等於三餐不繼。這樣的訊息,比主旋律的成功故事更發人深省。
更重要的是,本書收錄的文章,並非為了國際而國際,並不「離地」,反而對香港有很大參考價值。例如普京在俄羅斯的維穩方式,「伊朗式民主」的設計和智慧,我們都似曾相識,一般人卻說不出背後的所以然。要是沒有相應的國際視野,就是要為身旁的「在地」議題把脈,也容易斷錯症。我們在學院常有比較政治課,但真的能做到比較政治的人卻寥寥可數,反映這條路是孤獨的。無論陳婉容要成為戰地記者、還是更在意為港人提供通識智慧,都希望她能堅持下去,為我城的國際研究再放異采。
(沈旭暉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