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茉莉花開:中東革命與民主路

茉莉花開:中東革命與民主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8270750
陳婉容
圓桌文化
2014年8月28日
117.00  元
HK$ 105.3  






ISBN:9789888270750
  • 叢書系列:紅投資/圓桌文化/叢書
  • 規格:平裝 / 28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紅投資/圓桌文化/叢書


  • 社會科學 > 報導文學

















      塞西將軍當選埃及總統,軍人再次掌控國家。「茉莉花革命」血已流,卻似乎未開花結果。作者陳婉容新作《茉莉花開──中東革命與民主路》剖析中東大局以及這場革命的走向。中東革命,人民得廣場?是否能得天下?



      陳婉容親身採訪二零一三年伊朗大選,見證當權者如何鋪路欽定接班人,這次「假普選」與「篩選」看似遙遠,卻令人聯想到香港當前處境。



      以色列二零一二年狂轟猛炸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死傷枕藉。不對等的所謂自衛戰爭,是何等邪惡的人才會容許?



      伊斯蘭世界看似遙不可及,然而近世的民主社會發展,卻是普世人民彼此扣連的命運,若一般人要認識當前世界大局,學生要認識全球化,不得不閱讀這片茉莉花革命後的中東烽火大地。此書堪為當前國際政治的專業讀物,當中透過報告文學、政治學、法律學等深入淺出對比香港與中東,也是通識科的優良參考書。



      作者以其政治學專長分析中東局勢,幫助讀者了解國際政治遊戲規則,深淺出分析入以巴衝突,以及西方與中東的恩怨,從中反思香港政局。



      全書分為三章:第一章談中東大局,第二章談茉莉花革命、流亡者及中東少數民族,第三章把中東與國際民主經驗扣連到香港。全書均以趣味及與串連到香港相關社會問題,以吸引香港讀者,引發共鳴;附錄則為中東旅行經歷。旁徵博引政治學、歷史、學者觀點、學術著作等。








    代序

    沈旭暉

    周 澄

    自序

    導言 張翠容



    第一章 生命凋零 茉莉花開  亡者、革命者、難民的故事

    埃及政變──不斷重複的廣場革命

    伊斯蘭主義與憲政民主──埃及與茉莉花的凋零

    一無所有的生命──談難民人權與人道干預

    難民營的秩序與哀愁──等待回家的中東難民

    戰爭與救援市場學──誰拿走了你的捐款?

    中東邊界的共同想像──從黎巴嫩與敘利亞說起

    我們所知道的恐怖主義

    無根的遊牧者──庫爾德族的建國夢與流浪



    第二章 在沙漠栽種自由花──中東角力與民主之路

    伊朗式選舉的啟示

    伊朗式普選是如何煉成

    借鏡伊朗式普選

    伊朗大選採訪紀實

    地下水道那麻木的鱷魚──伊朗流亡者之詩

    雙子塔是布殊家族搖錢樹?──國家權力另類致富之道

    這是最壞的年代──從《從帝國廢墟中崛起》說起

    「最愛克林頓」──再思美國的軍事干預

    以巴衝突:反錫安主義等於反猶?

    以色列與自衛戰爭

    《追擊拉登行動》──美國反恐十年小結

    沉默的抵抗 巴勒斯坦入聯以後

    若曼德拉是英雄,阿拉法特呢?



    第三章 民主同途──從國際經驗看香港社會

    俄羅斯維穩三步曲

    第一部:培植極右翼支持政府

    第二部:高壓手段

    第三部:利用反恐打壓異己

    讀《獨裁者的進化》

    法律與人性尊嚴——讀《斷臂上的花朵》

    We are “Hongkongners”? 本土香港──誰想像的共同體

    窮罪

    沒有英雄的年代

    從次文化論少數族裔

    中國最頭痛的問題──新疆的「巴勒斯坦化」?



    附錄

    烽火大地行紀──凝視中東的人與土地








    序一



    為甚麼我們要認識俄羅斯和伊朗……

    沈旭暉




      陳婉容在大學時期是我的學生,後來再聽到她的名字,是在報章讀到她的文章,當時儼如一個年輕版張翠容。後來她的身份又成為了「南韓駐港領事館外交部國際政治研究員」,和我做訪問。後來又發現,她寫的國際關係評論愈來愈多,而且大都是關於一般人忽略的第三世界;再後來還知道,她打算到海外進修,如無意外,大概很快成行。



      其實,這樣的生活,放在其他地方,可說是平常不過。但當我們生活的時空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她的人生選項,卻顯得卓立獨行。無論是哪個世代,這裡都習慣了朝九晚六的辦公室工作為常規,任何走出溫室的決定,都彷彿驚世駭俗,「讀國際研究來做甚麼」,也就成了比「為甚麼要讀書」更理直氣壯的「人生智慧」。陳婉容走到今天,卻證明了路是人走出來的,為大眾帶來國際視野不等於沒有市場,不呆在同一個辦公室也不等於三餐不繼。這樣的訊息,比主旋律的成功故事更發人深省。



      更重要的是,本書收錄的文章,並非為了國際而國際,並不「離地」,反而對香港有很大參考價值。例如普京在俄羅斯的維穩方式,「伊朗式民主」的設計和智慧,我們都似曾相識,一般人卻說不出背後的所以然。要是沒有相應的國際視野,就是要為身旁的「在地」議題把脈,也容易斷錯症。我們在學院常有比較政治課,但真的能做到比較政治的人卻寥寥可數,反映這條路是孤獨的。無論陳婉容要成為戰地記者、還是更在意為港人提供通識智慧,都希望她能堅持下去,為我城的國際研究再放異采。




    (沈旭暉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