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監督力:翻轉國會新政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177993
黃秀端/等著
開學文化
2015年12月11日
100.00 元
HK$ 8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177993
叢書系列:
Action
規格:平裝 / 31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Action
分
類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同
類
書
推
薦
我們,長期抗戰中:第一線護理人員的疫情觀察誌
少年
自灰燼中綻放:一場名為八仙塵燃的震撼教育
我對抗跟蹤狂的七百天戰爭
兒童與我:乘著歌聲翅膀的小兒外科醫師
內
容
簡
介
特別收錄2016總統大選參選人
朱立倫、宋楚瑜、蔡英文之國會改革主張!
目
錄
編者序
翻轉亂象、迎接國會「新政治」
第一篇:新國會,新想像
改革三訴求 打造透明效率好國會 朱立倫
國會最需要的三大改革:
監督力、參與度、未來性 宋楚瑜
新國會 新政治 新台灣:
對第九屆立法院的期待與展望 蔡英文
國會改革:
如何讓立法審議更為專業、品質更為提升? 黃秀端
國會改革首要推內閣制 丁守中
新民意、新政治:
對台灣民主發展的期待與展望 尤美女
翻轉國會,啟動新政治:
對第九屆立法院的期待與展望 田飛生
掌握立委選舉契機,催生優質新國會 施信民
國會改革:
憲政改革與國會改革 顏厥安
國會改革的昨日、今日與明日 顧忠華?????? ?
第二篇:公督盟「評」什麼!
起源流程
評鑑指標:出席
評鑑指標:質詢
評鑑指標:法案
評鑑指標:預算
評鑑指標:其他事蹟
評鑑影響:各界意見看法
第九屆立委評鑑的方向
第三篇:公督盟的能與不能
公督盟十道國會改革大菜
國會頻道:立法院議事透明的下一個里程碑
扶植地方議會監督團體,全面啟動議會監督
史上最大貪污除罪修法:從悄悄進行,到朝野聯手通過!
率先推出監督APP 「國會Online 2」:用手機占領立法院!
公費國會助理需要法制化嗎?
「落選運動」:讓爛立委被淘汰!
不公開預算,請拒絕審查!
原住民選區的四個問號一個驚嘆號
國會監督:國際瞭望
第四篇:新媒體與國會監督:從太陽花學運談起
附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介紹暨大事紀
序
編者序
翻轉亂象、迎接國會「新政治」 顧忠華�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常務理事
今年(2015)九月中出刊的《今週刊》,封面標題是斗大的幾個字:「扭曲的民主殿堂」,內文點出了立法院長期被詬病的幾大亂象,包括:偏重地方選民服務、政黨惡鬥、開會虛應故事、立法無效率、問政綜藝化、以及不夠專業等等,並以將近七成民眾不滿立委表現的民調數字作為依據,大力批判上述的國會亂象。
沒錯,台灣的國會一向形象不佳,過去有幾次立委打群架的鏡頭還躍上國際媒體,甚至成為好萊塢電影嘲諷的對象。除了上述媒體的報導外,台大政治系退休教授林水波曾經接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訪談,深入分析了十一項立法權的缺失,共有:一、立法怠惰;二、立法獨斷;三、立法他賴;四、立法超前;五、立法落後;六、程序獨斷;七、否決虛擬;八、移植宰制;九、立法失靈;十、議程阻絕;十一、立法加掛,全面地診斷國會亂象的病徵 (詳細內容請參考公督盟編印:《監督國會實錄》,2009)。
而根據長期追蹤評鑑立委實際表現的公督盟所彙整的意見,若欲革除掉人民對於國會的不良形象,國會改革至少應有十項作為,才能令人耳目一新,亦即:一、黨團協商透明化;二、通過重大公益法案;三、程序委員會不擋案;四、議事轉播無死角;五、選舉制度合理化;六、落實國會調查權;七、降低罷免及公投門檻;八、各委員會開放旁聽;九、預算審查不延宕;十、設置國會頻道 (請參閱本書〈公督盟十道國會改革大菜〉)。
這十項改革主張,大部分連結到前述的國會病因,可說是對症下藥,公督盟原本希望第八屆立委在卸任前,便能夠體察民意,大刀闊斧的自行發動改革,因此在今年十月初藉著舉辦「2015國會改革與監督國際研討會」的機會,陪同來參與研討會的國外貴賓拜會立法院各黨團,並安排會見立法院長王金平,同時提出這十項改革清單,期待獲得正面回應。雖然王院長當場以各種理由婉拒了公督盟的訴求,但諷刺的是,當王院長確知將被國民黨提名為不分區立委第一名時,他卻又積極發表了國會改革的主張,大致符合公督盟的改革清單,可見國會改革已獲致相當大的共識,只待朝野政黨兌現承諾了。這不能不說是徹底終結國會亂象、建構出足以取得人民信任之國會新文化的天賜良機!
本書邀請2016年的三位總統候選人提供他們的國會改革政見,他們都認真的擘畫了改革的願景和步驟,而我們邀請各界關心國會改革的人士撰文,也蒐集到了廣泛的意見,可收集思廣益之效。在主要政黨主席、當事人立委和助理,以及專家學者的診斷和所開藥方之外,本書第二篇及第三篇紀錄了公督盟過去四年來實際監督立法院的種種成果,這是延續2011年出版的《國會防腐「計」.Action》,也同樣在立委換屆選舉前,讓國人有機會檢驗立委個人在任期內的問政表現,作為投票的重要參考。
綜合以上的各方陳述,個人認為,國會的新政治、新文化、及新氣象至少應該涵蓋三大範疇,用力「除舊布新」,方能確保改革成效,不致淪於虛晃一招。
首先,是立法院本身的內部組織及功能應該大幅升級,以承擔更多的立法諮詢及法治教育任務。目前的立法院雖有不同單位的編制,各司其職,但因正副院長及秘書處皆欠缺改革的願景及執行力,使得台灣的最高立法機關顯得暮氣沉沉,完全無法發散出台灣做為新興民主國家的蓬勃朝氣。就以資訊透明化為例,雖然在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敦促下,立法院資訊處就議事轉播的公開化作了某種程度的努力,但遠遠不及設置國會頻道可快速傳播訊息,達到滿足民眾「知的權利」之起碼要求。另一方面,國會應該是「民主櫥窗」,各國的國會皆有積極推動公民參與和公眾教育的方案,惟獨我國國會只被動的配合立委選民服務來進行參訪安排,看不到有任何開展民主教育的企圖心。未來的新院長應審慎任命秘書長,並提高法制局、預算中心、圖書館等附屬單位的作業效能,以「翻轉」外界對於國會的老舊、落伍印象。
其次,是立法機制的專業化刻不容緩,尤其立法委員應有終身學習觀念,不斷自我充實,以因應各種法案、預算及政策的複雜性。林水波教授指出,我國國會基本上欠缺立法論述能力,習於配合行政部門,同時又未曾落實政策辯論的影響力,形成了「單眼立法」的獨斷現象,無從發揮國會多元觀點的特性。換言之,一系列「立法失靈」的亂象,歸根究柢仍在於立法委員能否扮演好稱職的角色,公督盟的評鑑雖然可以從「量」上評比出委員出席、質詢和提案的認真程度,但在「質」上如何有效把關,讓我國的立法品質一改過往窠臼,邁向更能契合社會脈動的階段,實屬未來國會改革的成敗關鍵。
與此項息息相關的是國會助理制度,黨團及立委辦公室的助理乃是重要的問政幕僚,就如柯建銘委員助理蔣念祖出版的《立法可以很專業》一書中所描述,有不少法案實際上是由助理們研擬並協助完成立法程序,因此如何強化助理的整體能力,並保障其工件權益,亦應是國會改革不容忽視的一環。在此議題上,立法院國會助理工會的田飛生副理事長也在本書中提出了他們的心聲,值得重視。
第三,是立法委員自身行為模式的轉型,尤其在科技快速創新、青年世代崛起的變遷環境中,如何有效地制衡行政體系,又如何接受公民社會的「課責」,在在考驗著第九屆的新科立委。由公督盟邀請參與國際研討會之各國與會者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發現,新興社群媒體改變了「民意代表」的傳統定義,而台灣過去的椿腳政治和組織動員,也在最近的九合一選舉中迅速退位,取而代之的是透過視覺化的網站、靈活運用的雙向溝通方式、以及如「零時政府」、「沃草」、乃至公督盟開發的「國會Online」App行動裝置,都讓立法委員必須快速掌握資訊流通的走向,縮短和選民之間的資訊落差,才不會面臨淘汰。本書最後一章掃描了新媒體與國會監督的密切關聯,我們特別感謝撰述者張彤華在百忙之中,願意協助讀者們關注到此一重要的發展趨勢,在新媒體的衝擊下,未來的新國會一定得更加開放,才不致被譏為食古不化、淪為老大落伍的官僚機構。
國會的新政治,意謂著立委個人及立法院的組織功能都有必要「重新開機」,更換新的軟體程式,以適應審議民主當道的嶄新情境。如果沒有準備好,那麼公民們不可能手下留情,就等著看「舊政治」被摧枯拉朽的時候來臨吧!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