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互聯網思維陷阱:你以為集讚、轉發、贈禮就能真正賺到錢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603472
李征坤
崧燁文化
2018年3月23日
100.00 元
HK$ 9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603472
叢書系列:
崧燁-一般叢書
規格:平裝 / 23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崧燁-一般叢書
分
類
商業理財
>
電子商務
>
網路行銷/趨勢商機
同
類
書
推
薦
2040數位行銷圈客法則:用全新行銷4P與顧客建立連結,讓商品熱賣又長銷
電商人妻社群圈粉思維:單月從0到萬,讓流量變現的品牌爆紅經營心法【限量作者親簽版】
每個人都能打造線上課!知識付費時代,你會的每一種本事,都能為你賺進滾滾睡後收入!
0接觸行銷術:活用YouTube、Amazon、Google三大平台,不用交際、不拉業務也能賺進大把訂單
電子商務概論與前瞻(第三版):後疫情之跨境電商、行動商務、大數據
內
容
簡
介
本書從三個部分詳細講解,第一部分【迷局】開門見山揭示讓企業「霧裡看花」的三大互聯網思維陷阱;第二部分【破局】通過三個問題,幫助企業在「熱現象」下進行「冷思考」,獲得「互聯網思維不能取代一切」的啟示;第三部分【立局】通過使命感、參與感、專注力、開放性四個關鍵點,擺脫思考慣性,成為有互聯網思維的企業;第四部分【變革】通過幫助企業找到自己的獲利點,做一家甚麼樣的公司、產品,能夠真正能賺到錢。
目
錄
Part 1
迷局——三大互聯網思維陷阱讓企業「霧裡看花」
「零利潤模式」:轉嫁成本的代價是縮短生命週期
被奉為互聯網思維金律的戴爾「快」模式
迷幻的「Freaknomics」(怪誕經濟現象)——好萊塢影星為何住地下室?
血的教訓:蘋果的代工企業利潤幾何?
糾偏:轉嫁成本有悖於商業倫理和社會責任
「消費者主權」:消費者主導一切只是規律的粉飾
「消費者主權」思維真假參半
拉尼爾的「不經濟」論
慣性思維,有時也是「包袱」
糾偏:思維必須在現實之上,而非陷入其中
「推送即合理」:頻繁反覆運算覆蓋了更多有價值資訊
朋友圈廣告,「微營銷」還是「微傳銷」?
動動手指,真能日進斗金?
不計後果的更新隱患
「熟人經濟」還能走多遠?
糾偏:微商生態圈,價值比數量更重要
?
Part 2
破局 ——「熱現象」需「冷思考」,互聯網思維不能取代一切
互聯網時代到底顛覆了誰?
誰在被「顛覆」?誰在被「打劫」?
你真的適合「線上」嗎?
你是否考慮過,自己真的適合「線上」嗎?
結論:不做互聯網是等死,盲從是找死
「複製」+ 「黏貼」難成第二個馬雲
「免費」就能成為馬雲第二?
流量帶來的不一定是生意
披著「互聯網思維」的皮卻不接地氣
結論:一味複製只會踏空用戶真實需求
有互聯網企業之「名」,更要有互聯網思維之「實」
集贊、轉發、贈禮就是互聯網思維?
究竟何為互聯網思維?
你戳中商業本質的「痛點」了嗎?
結論:互聯網思維不是「萬能藥」
?
Part 3
立局——擺脫思考慣性,做真正有互聯網思維的企業
使命感:承擔企業使命才能走得更遠
有了使命感就賺不到錢?
快速反覆運算之後可能是「地獄」
思維再高大上,也要接地氣
對手不在別處
立局:不必迷戀別人的路徑
參與感:「人人平等,全民參與」你就贏了
《小時代》《後會無期》,你看哪個?
用戶,沒有誰比誰更高端
草根經濟:草根也有春天
粉絲經濟:粉絲即生產力
立局:讓人人參與進來
專注力:什麼都只做一點點,必將一事無成
企業失敗的癥結:不專注
大道至簡,少即是多
簡單中的「不簡單」
小事做到極致便是偉大
立局:要長成大樹,先砍掉旁枝
開放性:順勢而為,「在創造性破壞中領跑」!
順「互聯網思維」之勢
借力平臺:一人之力難以發光發熱
「大數據」:互聯網的天然優勢
互聯網思維的驅動力:「UFO」模式
在大平臺上未必站得穩
立局:審時度勢,煮熟的鴨子才不會飛走
?
Part 4
變革——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找到你的獲利點
不是盲目推送,而是吸引有價值的潛在用戶群
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時代渴望「人性歸宗」
唯有內容永遠吸引用戶群
提升目標用戶群的體驗度
改變:價值是一個創造、傳遞、獲取的過程
不是緊盯數據,而是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
讓用戶心甘情願「點贊」
眾裡尋他的千百度的「免費Wi-Fi」
索尼的市場「滑鐵盧」
改變:喚醒真實需求,創造用戶習慣
不是「非線上不可」,而是做好本質核心業務
做核心業務還是線上業務,企業應有自己的「底線」
提升服務品質,通過「情感關系維護」獲利
提供優勢資源,通過會員服務獲利
改變:為企業做減法
?
後記:互聯網思維,讓你犧牲也讓你重生
序
序言
如今,「互聯網思維」之聲不絕於耳,並在各個領域迅速蔓延,更成為創業、轉型者的動力。一時間,雷軍、李彥宏等互聯網思維先驅者的名字開始頻繁出現在朋友圈。小米公司的「專注、極致、口碑、快」7個字更被封為互聯網思維的精髓。很少有人質疑——互聯網思維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
互聯網思維就是快速致富思維?
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這樣活躍,互聯網思維在一夜間就成了 「流行病毒」。賣牛腩快餐,山寨起家的手機,賣情懷的錘子,不好吃的煎餅,被吹捧的課程表……身邊的人都在談顛覆、融資、創業、垂直產品、極致、互聯網思維。似乎世界瞬間變得血肉模糊。人們對淘到金的人頂禮膜拜,集體跪舔,琢磨著也要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改變世界。
不少朋友以為學會了互聯網思維就能快速致富。那些始終堅守崗位卻依然淘不到金的人不得不開始自我懷疑,試圖另謀他路, 期盼找到一個能讓自己一夜暴富的商業模式。於是,一些不懂價值創造的人開始做沒有未來的產品,一些沒想好如何轉型的人妄圖做一款顛覆人類生活方式的APP。「以賈伯斯自居」是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每個人 都像剛從美國矽谷飛回來的「嬉皮士」,他們固執地認為賈伯斯的創新是顛覆性的,殊不知蘋果公司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至今,歷經多少失敗和挫折才完成了創新的積累。如今銷量強勁的蘋果公司可不是什?「暴發戶」。
互聯網思維就是顛覆性創新?
互聯網思維需要創新,但並非有了互聯網思維就是在顛覆性創新。
如今的商業世界裡,訊息越來越不對稱。互聯網思維既不神秘也不可怕,更不必拿出來炫耀。只不過是突然出現個更加開放、透明的商業模式,降低了成本,砍掉了中間的流通環節,曾經的「門外漢」以為這下終於有了施展的舞臺。一個垂直的社交網站「臉譜網」,似乎立刻擊中用戶的「痛點」。別忘了,社交是人類的本性,不曾改變。從最初的原始社會到今天的社交網站,一直如此。被顛覆的只是社交的方式。如果說這就是顛覆性創新,那?不久之後,人們的社交方式依舊會被顛覆。因為人類渴望更好地表達、社交,僅此而已。與其說互聯網思維就是顛覆性創新,不如說是創新的工具。學習並利用好一種新工具,關鍵 在於學習能力,而非創造力。對此,很多人總是混淆概念,更難以上升 到重新定義和創新的層次。
我們的世界從未被重新定義,人類的基本生活依舊如此:開心會笑,痛苦會哭,這就是我們的本性。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從消費心理學看銷售,洞悉顧客的想法:掌握消費者的心,用一句話勾起潛藏購買欲
2.
從消費心理學看銷售,洞悉顧客的想法:掌握消費者的心,用一句話勾起潛藏購買欲
3.
經營者不得不學的消費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