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回家之路

回家之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647190
陳澤真
白象文化
2025年10月01日
200.00  元
HK$ 170  






ISBN:9786263647190
  • 規格:平裝 / 520頁 / 14.8 x 21 x 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宗教命理 > 其他各教









    自序:走上回家的路?

    第一章 為何要修行?人生的終極問題?

    第一節 生命的意義

    第二節 為何人間充滿苦難?六道輪迴的根本原因?

    第三節 修行的目標:解脫輪迴,回歸本源

    第四節 白陽法門的本質特色與當代意義

    第二章 白陽法門的緣起 白陽時期的來臨?

    第一節 三陽開泰?

    第二節 白陽期的修行特點:無相修行、普渡眾生

    第三節 末後收圓:三期末劫,為何此時特別重要?

    第三章 無極老母與宇宙法則?

    第一節 無極理天的概念:創化萬物的至高境界

    第二節 何謂「回家」?靈性的歸根與超脫

    第三節 眾生皆為老母的赤子:回歸理天的因緣 .

    第四節 三界六道的運作與眾生輪迴的真相

    第五節 全面修行:破除遮蔽靈性的根本障礙?

    第四章 業力本質與白陽聖業?

    第一節 業力的本質與運作

    第二節 白陽修道與業力超越

    第三節 白陽聖業:承襲與超越?

    第四節 白陽聖道的殊勝?

    第五章 白陽法門的傳承?

    第一節 白陽初祖與二祖的使命?

    第二節 白陽天命的敬畏與遵循

    第三節 白陽修行的特質與殊勝?

    第四節 白陽法門與儒釋道三教的關係

    第五節 仙佛的扶鸞批訓與借竅闡理?

    第六節 龍華三會與白陽修子的關係?

    第六章 白陽法門的核心教義?

    第一節 理天三寶:明師一指、口訣、合同?

    第二節 修行的四大主軸:求道、修道、行道、了道?

    第三節 道法自然:順應宇宙法則,與道合一

    第四節 修行六大要?

    第七章 道統與修行體系?

    第一節 道統:天命的正統傳承

    第二節 修道的方式:修身、修心、修性、修行

    第三節 如何認識「明師」?明師一指的殊勝

    第四節 從傳承到實踐:道統中的修行精神?

    第五節 歷代明師的心印與我們的修行責任

    第八章 修行與現代生活的結合?

    第一節 在家修行與日常修道?

    第二節 如何在繁忙生活中落實修道?

    第三節 如何透過修道轉化業力、改善人生?

    第九章 修道的階段與目標

    第一節 修道的三大階段:入門、修心、證悟?

    第二節 如何確定自己在哪個修行階段??

    第三節 心性昇華的標誌與方向?

    第十章 三期末劫與白陽修行者的責任?

    第一節 末劫時期的警示與救度

    第二節 為何白陽修道是「無形的渡船」??

    第三節 如何成為穩固的渡船?白陽修子應有的修持態度

    第十一章 回家的路:最終歸宿?

    第一節 為何我們要回歸理天??

    第二節 了道的最終意義?

    第三節 如何確保自己不再輪迴??

    第四節 修行者的最終目標:圓滿歸根

    第十二章 修行常見問題與解答?

    【一問】道是什麼?

    【二問】道的體與用如何展開??

    【三問】道與白陽修行的關係是什麼??

    【四問】道是否能以科學方法驗證?

    【五問】如何確保道脈不偏離正軌??

    【六問】我所認知的「真理」,是真理嗎??

    【七問】我與白陽道盤的關係是什麼??

    【八問】修道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九問】「修行」與「宗教信仰」有何差異??

    【十問】當沒有明師時,如何自修? ... 435

    【十一問】什麼是「白陽期」?與青陽、紅陽有何不同??

    【十二問】為什麼要求道?求道有什麼實質意義?

    【十三問】未求道的人能否自修得道?

    【十四問】理天三寶的意義是什麼?為何重要?

    【十五問】如何確定自己真的已經求得真道??

    【十六問】求道後還需要信仰其他宗教嗎??

    【十七問】什麼是「無極老母」?祂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十八問】什麼是理天?為什麼說理天是靈性的故鄉?

    【十九問】為什麼修行要拜明師?明師的作用是什麼??

    【二十問】何謂「末後一著」??

    【二一問】為什麼白陽期要行三曹普渡??

    【二二問】白陽法門有自己的經典嗎??

    【二三問】白陽法門真正的名字是什麼??

    【二四問】白陽法門是自力他力,兼具並修?

    【二五問】下元九運離火對世界有何影響??

    【二六問】為何「心性修養」比「外在功德」更重要??

    【二七問】如何檢視自己是否走偏了修行路??

    【二八問】什麼是當下?如何活在當下?

    【二九問】平時生活忙碌,該如何安排?

    【三十問】什麼是末劫?末劫與現世災劫有何關聯?

    【三一問】何謂開悟明心??

    【三二問】修道不要想太多,只要跟著前輩修?

    【三三問】經常懈怠,提不起心修行,該怎麼辦??

    【三四問】什麼是「功果圓滿」?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接近圓滿??

    【三五問】為什麼要學習經典?與修行有何關聯?

    【三六問】什麼是「性命雙修」?如何實踐??

    【三七問】真天命又看不到,如何證明??

    【三八問】修行途中會遇到魔考嗎?如何辨別魔考與考驗??

    【三九問】修行到一定程度會有神通嗎?應如何正確看待??

    【四十問】是否需要吃素才能修行?

    【四一問】吃素一定要立愿嗎??

    【四二問】如何正確發愿?發愿後如何堅持不懈??

    【四三問】不用三才的道場,是否就隔絕了與天的連結??

    【四四問】為什麼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四五問】如何面對家人或朋友反對修行?

    【四六問】修行會改變命運嗎?

    【四七問】為什麼修行要「無我」??

    【四八問】什麼是「空性」?如何體悟空性而不落空?

    【四九問】修行與生活中的快樂、幸福有衝突嗎?

    【五十問】修行途中遇到前世業障現前,該如何應對??

    【五一問】怎麼確定自己走在回理天的路上??

    【五二問】六十四卦已滿卦,所以白陽期以後沒有祖師住世了?

    【五三問】戒定慧三學中,修定必需要靜坐嗎??

    【五四問】為何真心修道多年,後天環境都沒改善?

    【五五問】白陽道場為何如此重視禮節??

    【五六問】只要認真修行,任何教門都可以成就嗎??

    【五七問】什麼是「修己渡人」??

    【五八問】何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理天」??

    【五九問】如何理解「你若不認天,天也就不認你」這句話??

    【六十問】何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六一問】何謂「唯識無境」??

    【六二問】信仰理念的變動就是不忠不義,對否?

    【六三問】修道一定要研究《易經》嗎??

    【六四問】《金剛經》主要在說什麼??

    【六五問】修道一定要學「唯識學」嗎?

    【六六問】何謂「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

    【六七問】如何做到「人生的意義,自己定義」??

    【六八問】要學會觀照覺察,才能去除累劫習氣嗎?

    【六九問】如何理解「敬畏天命才能延續慧命」這句話??

    【七十問】為何我都感受不到修道有何重要??

    【七一問】修道所講的都看不見,如何叫人信?

    【七二問】何謂「道真理真天命真」?

    【七三問】科學的盡頭是玄學,對否?

    【七四問】什麼是「慈悲喜捨」?如何在生活中落實??

    【七五問】如何提升內在能量??

    【七六問】做一個人最高的境界是什麼?

    【七七問】何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七八問】為何修道多年,上天都不給我感應??

    【七九問】修道如何自覺自悟??

    【八十問】彌勒眷屬就是永遠不離開天,不離開道嗎?

    【八一問】世智辨聰,是障道或助道?

    【八二問】修行人如何面對世間誘惑與貪愛??

    【八三問】什麼是「去人欲、存天理」?具體該如何實踐?

    【八四問】上天給我這樣苦的命,叫我如何修??

    【八五問】修心即「以佛心為心」嗎?

    【八六問】聖業與凡業如何取得平衡?

    【八七問】法身慧命指的是什麼??

    【八八問】「本來面目」是什麼??

    【八九問】什麼是「六七因中轉」?

    【九十問】如何渡氣天神?

    【九一問】功德和福報如何區分?

    【九二問】龍華三會何時開始?

    【九三問】龍華三會前,白陽修士該做什麼?

    【九四問】「理可頓悟,事須漸修」,其意義為何?

    【九五問】「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是何意義?

    【九六問】修行過程中遇到困難或挫折,該如何調整心態??

    【九七問】五教都宣揚同樣的真理嗎?

    【九八問】白陽辦道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是什麼??

    【九九問】如何理解「沒有實踐,就沒有體會」??

    【一零零問】佛教叫人「破相」,是什麼意思?

    【一零一問】如何「轉識成智」?

    【一零二問】求道是否有門檻?善惡業力重的人可以求道嗎??

    【一零三問】何謂「依法不依人」?

    【一零四問】什麼樣的心態才有利於修道??

    【一零五問】為何說三界是火宅??

    【一零六問】如何才能不起妄想?

    【一零七問】何謂「真空妙有」?

    【一零八問】何謂「累劫習性,不可能成就德行」?

    【一零九問】人生有了道,就有了意義嗎??

    【一一零問】什麼是人的本體與本有?

    【一一一問】清口就是決心做白陽聖賢嗎?

    【一一二問】何謂「人欲淨盡,天理流行」??

    【一一三問】何謂「不厭生死,不住?槃」?

    【一一四問】白陽道場中祖師有何重要性?

    【一一五問】何謂「第一義」??

    【一一六問】何謂「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一一七問】何謂「為往聖繼絕學」??

    【一一八問】如何面對生命的無常??

    【一一九問】如何保持心念清淨??

    【一二零問】渡化眾生是行菩薩道的根本工作嗎??

    《回家之路》全書章節總覽表格?

    全書結語:回家的召喚,始終未歇?

    後記:此生不悔入白陽?



    ?





    作者序



    走上回家的路




      白陽期中出現了白陽法門,這絕非偶然,而是必然,是上天的大悲憫與巧安排。白陽法門的核心概念是「道」,「道」由無極理天所直降,理天真實不虛,絕對清淨,非一步可登,必須先求得理天大道至寶,經由修行的過程,才能由象入氣,超氣入理。由外在的眾善奉行,立願持戒,修功立德等,再到內在心性清淨,斷盡習氣,內聖外王,功果圓滿後才有機會。其中最重要者,不能被象天與氣天之習染所綑綁,即要能淡泊物欲,不被有形之物所役使,也不能因偏差人心而退道,精進修行後才能進入理天原鄉聖域。



      六千年前的伏羲氏一劃開天,開始傳遞先天大道之奧妙,道脈綿延數千年,傳承至今,給末法的大地眾生得以求道修行。白陽法門對無緣人來說,它只是眾多信仰中的一個選擇;對有緣人來說,它是一條真正的修行之道,究竟圓滿,貫通天人,真能帶人回到理天靈鄉。求道修行與宗教信仰,兩者之間有本質上的不同,宗教信仰強調信念的歸屬、儀式的實踐、群體的認同;而修行則是內在心性的自我轉化與超越。宗教信仰往往著重於崇拜外在神祇、追隨教義形式,期望得到庇佑或祝福;而修行則強調自我覺察、自性覺悟,是一種回歸內心、自主自修的歷程。真正的修行,不在外求神佛,而在內證本性。白陽法門主張「修行不迷信、入世不染塵」,並不排斥宗教信仰,但超越其表相,重在實踐真理、體證自性。



      「回家」是一種最深沉的渴望,也是最終的歸宿。這本書的誕生,正是源自對這個渴望的回應。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經歷歡笑與淚水、成就與失落,但無論走得多遠,心中始終有一股說不清的鄉愁:那是靈性深處對真理的嚮往,對永恆的尋覓,也是對理天老母慈愛召喚的感應。白陽修道法門,正是一條從迷途中覺醒、從人間走向理天的回家之路。它不是一條遙不可及的神祕道路,而是具體可行、深具智慧與慈悲的實修法門。



      《回家之路》是一部引領現代人重新認識生命本質與靈性歸宿的修行導論。全書從人類共通的存在焦慮與苦難根源出發,深入探討修行的必要性,逐步揭示白陽法門在三期末劫時期的重要地位與救度意涵。透過十二章的層層鋪陳,讀者將明白:生命的真正價值,不在於追求短暫的世間果報,而在於回歸無極理天、完成靈性的圓滿。本書依循白陽法門的教義體系,結合宇宙法則、業力輪迴、修行實踐、道統傳承與當代應用,構築出一套兼具理論與實踐的修行地圖。書中不僅詳解理天三寶、明師一指、性命雙修等核心教法,更深刻分析末劫時期修子所面臨的挑戰與責任,並提供具體可行的修行方向。書末特設〈修行常見問題與解答〉一章,彙整實修者經常遇到的心靈困惑與實踐盲點,以理性分析與感性引導雙向並進,為修行者提供全方位的助力。



      《回家之路》不僅是一本宗教書籍,更是一部靈性自覺的時代之書。它為迷失於紅塵中的靈子點亮歸途之光,呼喚每一位讀者重新傾聽內心深處那個「回家」的聲音。在白陽期這場宇宙收圓的關鍵時刻,唯有真誠發願修辦,方能不負無生老母的慈悲召喚,走上究竟解脫之道,圓滿靈性歸根的使命。



      我深知,單靠書寫無法傳遞道的全部光輝,也無法取代親身的修持與體悟。但若本書能點燃你心中的一絲鄉愁,激起一份願意「回家」的決心,那麼它的使命就已初步完成。願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獲得理解,更能觸及靈魂的震動。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回家的路:從道心啟程,向理天歸真。



    ?




    其 他 著 作
    1. 開啟之門
    2. 馬祖列島宮廟神明啟示錄
    3. 六爻預測90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