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中國道教冥思靜坐史(三)隋唐五代篇

中國道教冥思靜坐史(三)隋唐五代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391401
蕭登福
文津
2024年1月01日
233.00  元
HK$ 209.7  






ISBN:9789863391401
  • 規格:平裝 / 506頁 / 17 x 23 x 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宗教命理 > 其他各教











      魏晉南北朝冥思靜坐的修仙術,以服食五芽、鬱儀、結璘及存思身神的守三一、帝一等法門為主流,內丹坎離交媾說淪為非主流。到了隋代,蘇元朗精通內丹外丹,所撰著作中,內丹以《龍虎金液還丹通玄論》為主,外丹以《太清石壁記》為主。唐代內外丹說都受到蘇元朗的影響。唐代初期的修仙術,因帝王的好尚,重視外丹黃白之修煉,而在廣義內丹上,則以養神心齋及重玄為主。狹義的坎離交媾內丹修行,興起於盛唐玄宗朝,劉知古、張果、羅公遠、葉法善、一行等,皆有內丹方面的著述。至中唐崔希範、鍾離權、呂洞賓、施肩吾而坎離交媾的內丹說大盛,晚唐五代則以陶埴、羊參微、李光玄、譚峭、劉海蟾、陳摶等為主。



      內丹修煉法門,始見於東漢,完成於鍾呂,傳揚於張伯端。漢代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唐代呂洞賓撰集《鍾呂傳道集》、張伯端《悟真篇》三者成為內丹修煉必讀的聖典。另外,在晚唐也出現了特別為女性而設的女丹修煉法門。


     





    朱 序�01

    總 序�05

    自 序�09



    第一章 緒論�1

    摘 要�1

    壹、隋代蘇元朗的內外丹學�2

    貳、唐代心齋坐忘修行法門�3

    肆、唐代玄宗朝內丹學的興起,及中唐後鍾呂內丹說的盛行�7

    伍、內丹家對外丹及其他修煉法門的攻擊與摒棄,兼論內丹學興盛的原因�9

    陸、結語�14



    第二章 隋代蘇元朗內丹修煉及其成就�16

    摘 要�16

    壹、隋代內丹說的發展�16

    貳、隋.青霞子蘇元朗其人�17

    參、蘇元朗的內丹成就�20

    肆、蘇元朗的外丹成就�26

    伍、結語�29



    第三章 唐代養神的心齋坐忘法門�31

    摘 要�31

    壹、序言�32

    貳、唐代老莊學的興盛與心齋坐忘養神法門的興起�33

    參、唐代心齋坐忘法門相關的道典�36

    肆、結語�50



    第四章 唐代服食元氣說的興起,及其對後世內丹修煉的影響�51

    摘 要�51

    壹、元氣溯源�51

    貳、唐代服食元氣的修煉法門�59

    參、唐代服食元氣修煉法門的道典�62

    肆、結語�82



    第五章 胎息溯源兼論唐代胎息法門及胎息經�85

    摘 要�85

    壹、胎息源起——兼論漢魏六朝的胎息修煉法門�85

    貳、魏晉南北朝的胎息經�89

    參、唐代以服食自身元氣為主的胎息修煉法門�93

    肆、初唐盛唐時期胎息經及胎息法門�95

    伍、中晚唐時期胎息經及胎息修煉法門�101

    陸、結論�127



    第六章 內丹名相精氣神魂魄探源及漢魏六朝在內丹修煉上之運用�130

    摘 要�130

    壹、周代以「氣」為天地萬物之始源�131

    貳、周秦之世,「氣」與魂魄之關係�134

    參、周秦文獻中,氣與精神、魂魄之關係�136

    肆、漢代精氣神、魂魄與內丹修煉之相結合�144

    伍、南北朝精氣神、魂魄在內丹修煉上的運用�147

    陸、結語�148



    第七章 唐代精氣神等名相,在內丹修煉上所代表的意義及其運用�150

    摘 要�150

    壹、序言�150

    貳、初盛唐對精氣神的定義�151

    參、盛唐道士張果等人的精氣神及魂魄說�153

    肆、中晚唐內丹修煉法門中的精氣神與魂魄說�156

    伍、結語�165



    第八章 唐代內丹家與內丹修煉法門�167

    摘 要�167

    壹、唐代內丹概況�167

    貳、玄宗朝內丹家及其修煉法門�169

    參、中唐時期的內丹修煉法門�190

    肆、結語�231



    第九章 唐代內丹重要傳承祖師鍾離權身世略考�234

    摘 要�234

    壹、唐代鍾離權傳道事蹟及史料�234

    貳、宋代鍾離權生平事蹟之史料與鍾離權傳記之形成�237

    參、元代道流所撰鍾離權之傳記�242

    肆、明清所見鍾離權事蹟之纂述�246

    伍、結語�249



    第十章 鍾離權內丹修煉法門及其影響�251

    摘 要�251

    壹、鍾離權的內丹著作�251

    貳、鍾離權書中所見同時代諸多傍門左道修仙法門�256

    參、鍾離權論仙人鬼及內丹修煉之方�260

    肆、鍾離權書中所見內丹修煉重要名相及修行方法�267

    伍、結語�293



    第十一章 唐代內丹重要傳承祖師呂巖身世略考�297

    摘 要�297

    壹、序言�298

    貳、唐宋文獻中所見的呂洞賓傳記及事蹟�300

    參、元明清人所撰呂洞賓之傳記史料�314

    肆、史料所見呂祖姓名籍貫及家世的不同說法�323

    伍、筆者對呂洞賓所處年代的考訂�330

    陸、結語�341



    第十二章 呂洞賓《純陽真人渾成集》內丹修煉法門及其影響——兼論內經圖及呂祖參謁黃龍公案�349

    摘 要�349

    壹、序言�349

    貳、呂巖撰《純陽真人渾成集》二卷所見內丹修煉法門�353

    參、呂洞賓《純陽真人渾成集》「鐵牛耕地種金錢」詩句與內經圖的關係�356

    肆、呂洞賓和佛教黃龍禪師的公案,及後人對它的看法�359

    伍、由佛道修煉差異及呂祖內丹思想,看呂祖黃龍公案,是僧人偽撰,乃佛道爭勝下的產物�365

    陸、結語�375



    第十三章 呂洞賓《指玄篇》、《肘後三成篇》等書文詩歌中所見內丹修煉思想�377

    摘 要�377

    壹、《指玄篇》的內丹修煉法門�377

    貳、《肘後三成篇》的內丹修煉法門�387

    參、《九真玉書篇》的修煉法門�392

    肆、《呂公金丹秘訣》的內丹修煉法?? ?395

    伍、呂祖《泌園春》與《敲爻歌》、《呂公?頭坯歌》、《百字碑》�396

    陸、結語�406



    第十四章 五代內丹冥思靜坐法�408

    摘 要�408

    壹、唐末五代譚峭其人及《化書》的內丹思想�408

    貳、五代劉海蟾其人及其內丹思想�416

    參、彭曉的內丹思想�419

    肆、通玄先生張薦明的內丹思想�428

    伍、希夷先生陳摶內丹學�432

    陸、周固樸撰《大道論》的內丹思想�450

    柒、草衣洞真子凝述《修真歷驗鈔圖》的內丹思想�452

    捌、左掌子撰《證道歌》的內丹思想�455

    玖、失名撰《擒玄賦》的內丹思想�456

    拾、失名撰《大還丹照鑑》的內丹思想�458

    拾壹、結語�462



    第十五章 五代彭曉蹙陷時空的修丹理論及其影響與衍變�464

    摘 要�464

    壹、彭曉蹙陷時空的內丹修煉法門�464

    貳、彭曉蹙陷宇宙天地於一身的鼎爐修丹說(蹙陷空間)�466

    參、蹙陷一歲於一日十二時的火候修丹說(蹙陷時間)�468

    肆、南宋.陳楠《翠虛篇》的縮年於月,縮月於日,縮日於時,得藥在一時的內丹修煉法�472

    伍、宋代失名撰《真仙祕傳火候法》將蹙陷時空法用在呼吸計數上�473

    陸、元代牛道淳將吸呼里數的蹙陷空間,配合縮促時日的蹙陷時間,來行內丹火候修煉�474

    柒、結語�476



    參考書目�478



    ?





    自序



      本書旨在探討隋唐五代約三百八十年間的冥思靜坐修行法門,隋及五代均甚短暫。隋文帝即位於開皇元年(西元581年),滅於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僅有37年。五代,起自西元907年唐滅,至西元960年宋太祖即位,共54年。隋及五代,加起來不足百年,唐自618年至907年,則有289年。所以此時期的冥思靜坐修煉法門,應以唐朝為主。



      魏晉南北朝冥思靜坐的修仙術,以服食五芽、鬱儀、結璘及存思身神的守三一、帝一等法門為主流,內丹坎離交媾說淪為非主流。到了隋代,蘇元朗精通內丹外丹,所撰著作中,內丹以《龍虎金液還丹通玄論》為主,外丹以《太清石壁記》為著。唐代內外丹說都受到蘇元朗的影響。唐代初期的修仙術,因帝王的好尚,重視外丹黃白之修煉,而在廣義內丹上,則以養神心齋及重玄為主。狹義的坎離交媾內丹修行,興起於盛唐玄宗朝,劉知古、張果、羅公遠、葉法善、一行等,皆有內丹方面的著述。至中唐崔希範、鍾離權、呂洞賓、施肩吾而坎離交媾的內丹說大盛,晚唐五代則以陶埴、羊參微、李光玄、譚峭、劉海蟾、陳摶等為主。



      內丹修煉法門,始見於東漢,完成於鍾呂,傳揚於張伯端。漢代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唐代呂洞賓撰集《鍾呂傳道集》、張伯端《悟真篇》三者成為內丹修煉必讀的聖典。



      魏伯陽用人體心腎陰陽二氣,來和八卦、五行、二十四節氣、日月盈缺,及外丹鉛汞等名相相結合,並用鉛汞、龍虎、坎離等名相來表達腎水心火陰陽二氣,從此以後內外丹修煉法門,共用同一組名相及表達方式,違反了周秦以來內丹(廣義內丹)、外丹不用同一名相的作法,雖塑造出一套共用的詮釋語言,卻也使內丹、外丹混淆難別。



      魏伯陽內丹說重在人體內陰陽二氣的交媾,對交媾後的修煉方式並未詳述。唐代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修煉法,在龍虎交媾後,有更多的論述,依其程度深淺及法門不同,分別有河車運轉、五行顛倒、三田返覆、肘後飛金晶、玉液還丹、金液還丹、五氣朝元、三陽聚頂等修持法門,詳盡加以論述和解說,使得內丹修煉,簡明易行。鍾呂傳道,並認為內丹為修仙之唯一方法,其他皆是旁門左道,鍾呂甚為鄙棄佛教徒的枯坐修心,以為是鬼仙,鬼仙仍是鬼,是不死之鬼,而非仙。



      但到了北宋張伯端《悟真篇》,則大量援引佛教禪宗以說修性。自張伯端而後,內丹南北二宗,在修煉法門上,都受到張伯端的影響,援禪入道似成風尚,大違鍾呂傳道宗旨。



      唐代的內丹修煉,自中唐而後,能逐漸成為修仙的主流法門,主要的原因,除外丹毒害人體的事件,一再出現外,內丹的學者,自唐玄宗朝的張果、劉知古,至憲宗朝的鍾離權、呂洞賓及晚唐的羊參微等人,都曾對外丹多所批評,逐漸建立以內丹為主流的修煉方式。



      五代和兩宋,修仙法門轉趨以內丹修煉為主體,開始形成唯我獨尊之勢,其他的修仙法門皆是末流,漢魏南北朝存守身神及鬱儀、結璘、服食星辰之氣等法門,此時更是弩末之勢,不再受當時學者及修煉之士所鍾愛。



      又,唐代內丹修煉法門,值得注意的是,自東漢以來,內丹修煉並無男女不同法門的論述,但唐末則出現女丹修煉法門,《太玄寶典.修真沖寂門.陰陽造化章》,以為男女稟氣不同,男子內丹以煉精氣為主,女子以煉心血為主,男精女血,男以腎始,女以兩乳間始,修煉法門有別,其說影響了清代的男女丹道典。



      本書係《中國道教冥思靜坐史》中的第三冊,名為《隋唐五代篇》,此系列書,係受香港青松觀出資贊助,謹致謝忱。


    蕭登福撰於2018年2月26日臺中大里




    其 他 著 作